正文 第二十三章:效率拉满!我给大汉上了个工业BUFF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2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百辟刀的惊艳亮相,彻底点燃了曹营所有将领的热情。
一时间,陈默的府邸门庭若市。夏侯惇、曹仁这些往日里眼高于顶的大将,如今都成了常客,变着法儿地想从陈默这里提前搞到一批新式兵装。
面对这种幸福的烦恼,陈默只是微笑着一一回绝。
因为他知道,仅仅拥有一两件神兵利器,改变不了战争的全局。他要做的,是让这种神兵,变成流水线上可以无限复制的标配!
在又一次拒绝了夏侯惇送来的一车土特产后,陈默带着一份全新的计划书,走进了军工坊。
此刻的军工坊,已经成了曹操的第二寝宫。他几乎每天都泡在这里,看着高炉喷吐烈焰,看着一块块优质钢锭被生产出来,乐此不疲。
“先生,你可算来了!”曹操拉着陈默,兴奋地指着堆积如山的钢锭,“你看!这才半个月,我们产出的钢,比过去一年都多!我已经下令,让所有最好的工匠都过来,全力打造百辟刀和新式铠甲!”
陈默看着那些工匠,却是摇了摇头。
只见工坊内,数百名工匠虽然热情高涨,但组织却很混乱。每个工匠都想从头到尾打造一件完整的兵器,从熔炼、锻打、开刃到安装配件,亲力亲为。这虽然是传统,但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品质也参差不齐。
“主公,工匠虽多,但如此打造,与之前的小作坊何异?”陈默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曹操一愣:“先生此话何意?难道还有更好的法子?”
“当然。”陈默将手中的计划书递了过去,“主公,我要推行的,是两样东西。其一,名为”标准化”。其二,名为流水线。”
工业革命两大基石,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给你们的三国时代一点小小的现代震撼。
曹操疑惑地接过计划书,仔细看了起来。
陈默在一旁解释道:“所谓标准化,就是我们要制定出一套绝对统一的标准。比如百辟刀,它的长度、宽度、厚度、重量、弧度,甚至是刀柄的尺寸,都要一模一样!铠甲的每一片甲叶,大小、弧度、穿孔的位置,也要分毫不差!”
“这样做的好处有二。第一,所有部件都可以互换。战场上士兵的刀断了,随便捡起一把就能用。铠,甲坏了,立刻就能用备用的甲片修复。第二,为流水线打下基础。”
“那流水线又是什么?”曹操被这些新奇的词汇深深吸引了。
“流水线,就是将一件兵器的制造过程,拆分成无数个简单的步骤。”陈默指着工坊内的工匠们,“我们不再需要每个工匠都是全才。相反,我们要把他们分组。”
“第一组,只负责把钢锭锻打成统一尺寸的刀坯。”
“第二组,只负责给刀坯开出初步的刀刃。”
“第三组,专门负责淬火,他们只需要精通控制火候和水温。”
“第四组,负责精细打磨和开锋。”
“第五组,负责制作和安装刀柄、刀鞘……”
“每一个人,都只做一道工序!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个动作,他们的技艺会变得无比纯熟,速度会快到不可思议!我们将这些小组,按照工序的顺序排列,上一道工序的半成品,像流水一样,传递到下一道工序。如此一来,在生产线的尽头,流出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一模一样的百辟刀!”
陈默的声音,在嘈杂的工坊内回响,却让曹操听得心神俱震,如闻天籁!
他是个军事天才,他瞬间就理解了这种模式背后蕴含的恐怖潜力!
这……这已经不是在打造兵器了,这是在生产兵器!
就像农夫种地收割粮食一样,兵器和铠甲,将从珍贵的奢侈品,变成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消耗品!
“天才!天才般的构想!”曹操激动地抓住陈默的肩膀,“先生之智,真乃鬼神莫测!快!就按先生说的办!立刻!马上!”
军令如山。
陈默亲自操刀,对整个军工坊进行了彻底的改制。
起初,那些心高气傲的工匠大师们还颇有怨言,认为这是对他们技艺的侮辱。但当他们发现,在这种模式下,自己的工作变得简单,收入却因为效率的提升而大大增加时,所有的怨言都变成了冲天的干劲。
奇迹,发生了。
在旧模式下,一个顶级工匠,一个月最多能打造出两三把精品战刀。
而在新模式下,经过初期的磨合,这条由数百人组成的流水线,一天就能生产出上百把品质完全不输给顶级工匠作品的百辟刀!
效率,暴增了何止十倍!
当一箱箱崭新的、制式统一的百辟刀和明光铠,被源源不断地从军工坊运出,送往军营时,整个曹营都为之沸腾了!
曹操站在高炉之下,听着流水线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那声音在他耳中,比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还要动听。
他仿佛看到,一头名为战争的巨兽,正在被陈默亲手喂下钢铁和烈火,它的每一个齿轮都在飞速转动,即将爆发出吞噬天地的恐怖力量!
而他,就是这头巨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