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格局打开!你俩还在争霸,我已经开始考虑文明存续了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9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轩车之内,古朴的楠木香气混合着淡淡的茶香,萦绕在鼻尖。车壁上包裹着厚实的锦缎,将外界车轮滚滚的嘈杂声与市井的喧嚣隔绝得恰到好处,只余下一种规律而沉稳的韵律,仿佛是历史车轮在耳边低语。这方寸之地,俨然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密谈之所。
陈默、郭嘉、荀彧三人相对而坐,面前的小几上,茶汤尚温,氤氲着袅袅白气。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郭嘉。他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眸子此刻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紧紧地锁在陈默身上,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先生,”郭嘉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甚至比平日里更多了几分沙哑,“您那篇《新十胜十败论》,嘉反复品读,只觉字字珠玑,振聋发聩!尤其是那”道、度、谋、断”四字,简直是为嘉量身打造一般,说尽了谋士之精髓!不过……嘉心中尚有一惑,百思不得其解。”
他身子微微前倾,整个人的气场都变得锐利起来:“先生为何如此笃定,两年之内,袁曹必有一战?甚至精确到时限。要知道,预测胜负是一回事,可预测战机,便是另一回事了。这需要对天下人心、诸侯动向、乃至后勤钱粮都有着神鬼莫测的把握。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郭嘉问出了关键,荀彧也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温润的目光中透出审视与探究。显然,这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陈默心中暗道一声来了。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两位顶级谋士对他的一次终极面试。理论说得再好,若不能落地,终究是空中楼阁。
他淡然一笑,那笑容平静而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因为,留给曹公的时间,不多了。”陈默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郭嘉和荀彧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涟漪。
“哦?”荀彧眉头微挑,示意他继续。
“曹公如今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大义名分,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陈默伸出一根手指,在虚空中轻轻划动,仿佛眼前就有一副天下地图,“我们不妨来看看曹公如今的处境。”
“正南方,荆州刘表,坐拥八郡之地,兵精粮足,虽无争霸之志,却有守土之心,是我们南下的第一道屏障。”
“正西方,马腾、韩遂等西凉诸将,拥兵自重,桀骜不驯。他们是狼,虽暂时蛰伏,可一旦中原大乱,必会毫不犹豫地扑上来,从背后狠狠咬上一口。”
“东南方,江东孙策,人称小霸王,锐意进取,锋芒毕露。经略江东数年,根基已稳,正是我等心腹之患。”
“而在我们的卧榻之侧,”陈默的目光变得锐利,“徐州的刘备,虽兵不过数千,却有关、张之勇,且素有仁德之名,极善收拢人心。此人,是真正的枭雄,是一条潜龙,一旦得云雨,便会一飞冲天,其威胁,甚至在刘表、孙策之上!”
他每说一句,郭嘉和荀彧的脸色便凝重一分。这些道理他们都懂,但从未有人能像陈默这样,将所有威胁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绝命之网。
“四面皆敌,群狼环伺。”陈默做出总结,“曹公就像是站在暴风眼中的巨人,看似平静,实则只要一步踏错,便会被四面八方涌来的狂潮撕成碎片。所以,曹公想要破局,想要稳固后方,就必须在这些饿狼做出反应、甚至联合起来之前,以雷霆万钧之势,先解决掉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绍!”
“只有打败了袁绍,尽得河北四州之地,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才能真正拥有与天下群雄逐鹿的资本!所以,此战,曹公不得不打,且必须速战!”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指向了袁绍:“而袁绍此人,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看似强大,实则志大才疏,色厉内荏,好大喜功。曹公迎奉天子,占尽大义,这在他看来,是奇耻大辱,是窃取了他袁家的荣耀。以他的性格,必然不忿,必然会主动南下,试图一战而定乾坤。一个急于求战,一个不得不战,这便是天时!”
“至于两年之期,”陈默的眼中闪过一丝洞悉千年的智慧光芒,“是因为无论是曹公的战备,还是袁绍的整合,都需要时间。钱粮、兵马、人心,都需要积累。但这个时间又不能太长,长则生变。两年,已经是各方势力所能容忍的极限。两年之后,无论准备是否万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番话,如庖丁解牛,将纷繁复杂的天下大势剖析得淋漓尽致,逻辑之严密,推演之精准,让郭嘉和荀彧都感到一种智力被碾压的震撼。
郭嘉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热,他追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平定北方之后,又当如何?”
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考校,而是真正的请教了。
陈默沉吟片刻,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将彻底颠覆这两个时代顶级大脑的认知。他缓缓抬起头,一字一顿地吐出了八个字:
“北拒胡虏,南和孙刘。”
“什么?”荀彧的眉头瞬间紧紧锁在了一起,温润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反对之色,“南和?先生,孙策、刘备皆是当世枭雄,野心勃勃,绝非池中之物。为何不趁平定北方的大胜之势,携泰山压顶之力,一鼓作气,席卷江南,毕其功于一役,重现大汉一统之盛景?”
这正是历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的选择,也是任何一个处于曹操位置的霸主,最正常、最合理的选择。
然而,陈默却缓缓地摇了摇头。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车厢,望向了遥远的北方,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他的眼神,变得无比深邃,带着一种历史的沉重与悲悯。
“文若先生,天下,从来不止是中原的天下。”
他一开口,就让荀彧和郭嘉愣住了。
“我们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袁绍,也不是孙刘,甚至不是中原的任何一个诸侯。”陈默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凝重,“而是北方草原上,那些如同饿狼一般,时刻窥伺着中原富庶与文明的游牧民族!”
“五胡乱华……”陈默下意识地吐出了这个词,随即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
“五胡乱华?”郭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陌生的、却又带着不祥气息的词汇,眼中充满了疑惑。
陈默心中暗骂一声草率了,但面上却不动声色,迅速换了一种他们能够理解的说法:“我的意思是,纵观我**千年史,自周始,历经春秋战国,秦汉至今,匈奴、鲜卑、乌桓……北方的威胁,何时断绝过?这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内斗,我们打的是兄弟之争,胜者王,败者寇,但终究是**一脉。可若是败给了外族,那便是亡国灭种之祸!”
他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打在郭嘉和荀彧的心上:“袁绍、孙刘,是癣疥之疾,尚可调理;而北方胡虏,才是附骨之疽,一旦病发,便会要了我**的命!百年前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所以,对内,对孙刘,我们可以用势去压,用利去诱,用谋去分化,甚至可以和谈,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一个相对统一的局面,集中力量。而对外,则必须用最铁血、最残酷的手段,打断他们的脊梁,烧光他们的牧场,摧毁他们的信仰!要让他们在百年之内,听到我大汉的铁蹄声,便会从噩梦中惊醒,再也不敢南下牧马!”
这番话,充满了后世穿越者才有的宏大历史观和血泪教训。它已经完全超越了三国争霸的范畴,站在了整个文明存续的高度。
车厢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针落可闻。
郭嘉和荀彧,两位被誉为王佐之才的顶级智者,此刻却像两个初窥大道的学童,被陈默这番攘外必先安内的终极升级版理论,给彻底镇住了。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眼前这个看似年轻的先生,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权谋,超越了争霸,甚至超越了统一。他所谋划的,是一个关乎整个**文明未来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命运的……惊天大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