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学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3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茶香袅袅,苏晓卿执起青瓷茶盏,轻抿一口。
他抬眸看向箫逸,少年正捧着茶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纱布下的神情若有所思。
”箫逸,”苏晓卿放下茶盏,忽然开口,”从明日起,你开始习武。”
箫逸一怔,还未应答,便听苏晓卿轻唤一声:”纪黎,雾刃。”
话音方落,两道身影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药庐内。左侧那人半张脸隐在玄铁面具之后,露出的下颌线条如刀削般冷硬。腰间佩着一把弯刀
右侧的暗卫身形更为瘦削,蒙面黑纱下只露出一双琥珀色的异瞳,腰间悬着的不是兵刃,而是一串青铜铃铛。
”主子。”二人齐声行礼。
箫逸虽看不见,却敏锐地察觉到屋内多了两道陌生的气息,下意识绷紧了脊背。
”这是纪黎和雾刃,”苏晓卿语气平静,”日后由他们教你武功。”
纪黎上前一步,声音低沉:”箫公子,在下擅刀法,明日辰时,会在练武场等您。”
雾刃同样冷冰冰的,腰间铃铛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在下擅长暗器和轻功,明日酉时,同样在练武场等您。”
箫逸握紧了茶盏,指节微微发白。他想起在西夏地牢时,那些看守是如何嘲弄他微末的武功,又是如何在他试图反抗时,轻易折断他的手腕。。。。。。
他想变强,但。。。。他真的能变强吗?
”舅舅,”他声音沙哑,”我。。。。。。”苏晓卿似乎看透他的顾虑,淡淡道:”你底子还在,只是需要重新打磨。纪黎和雾刃会掌握分寸。”
箫逸深吸一口气,终于点头:”好。”
苏晓卿挥手示意纪黎雾刃下去,转头对箫逸道:“除了武功,你的学业也要跟上。”
苏晓卿轻叩桌案,门外立即有侍从恭敬地应声而入。”去请魏老过来。”他吩咐道。
不多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来人一袭靛青色儒衫,虽已年过半百,却腰背挺直如松。银白的发丝整齐地束在玉冠中,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蓄着修剪得宜的短须。行走间衣袖轻摆,自有一派儒雅气度。
”王爷。”魏忠宇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却不失温和。
”魏老不必多礼。”苏晓卿起身相迎,”今日请您来,是想为外甥引荐一位老师。”
魏忠宇的目光落在箫逸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缓步上前,在少年身旁坐下:”这位便是杜皇后之子吧?老朽魏忠宇,现任国子监祭酒。”
箫逸虽看不见,却能感受到老者身上散发的温和气息。他端正坐姿,恭敬道:”晚辈箫逸,见过魏老先生。”
”好孩子。”魏忠宇捋须微笑,转头对苏晓卿道,”苏大人放心,老朽定当尽心教导。”
苏晓卿颔首:”有魏老教导,是他的福分。”
魏忠宇摆摆手,笑道:”当年教导先帝时,老朽便说过,育人如种树,需因材施教。”
他看向箫逸,”听闻公子曾在南梁太学就读?”
箫逸点头:”是,不过只学了两年。。。。。。”
”无妨。”魏忠宇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老朽新编的《春秋》讲义,公子可以先熟悉起来。”
苏晓卿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竹简上的批注,分明是魏老为当今圣上准备的课业。能让这位三朝元老如此重视,可见其对箫逸的期许。
窗外夕阳西斜,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魏忠宇开始为箫逸讲解经义,声音不疾不徐,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穿插朝堂轶事。就连苏晓卿这个现代人也不由听得入神。这位曾教导过两代帝王的大儒,此刻正耐心地为一位失明少年讲解着最基础的经义。而国子监外,不知有多少世家子弟,正翘首以盼能得到他的一句指点。
侍从轻手轻脚地添了三次茶,直到暮色渐深,魏忠宇才起身告辞。临行前,他对箫逸道:”三日后老朽再来,公子若有疑问,可随时遣人来国子监询问。”
待魏老离去,箫逸握着那卷竹简,轻声道:”舅舅,魏老先生他。。。。。。”
”他是大魏最有学问的人。”苏晓卿望着老者离去的方向,”能得他教导,是你的机缘。”
箫逸深感幸运的同时也疑惑道:“舅舅,魏老他。。。是如何知晓我的身份的?”
苏晓卿的手轻轻落在箫逸发顶,安抚般地揉了揉。”那日从西夏地牢救你出来时,动静闹得有些大。”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虽然我命人封锁了消息,但朝中几位重臣还是有所耳闻。”
箫逸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苏晓卿继续道:”对外我只说你是我的义子,是故友遗孤。至于魏老。。。”他顿了顿,”他虽与你母亲素未谋面,但对你母亲在江湖上行侠仗义的事迹颇为敬佩。”
苏晓卿看见他抿紧的唇线,解释道:”魏老为人刚正不阿,最重气节。当年听闻你母亲以女子之身独闯匪寨,救出数十名被掳妇孺时,曾当众称赞“巾帼不让须眉“。”
箫逸慢慢松开攥着衣角的手,低声道:”那。。。还有谁知道我的身份?”
”玄七、纪黎、雾刃。”苏晓卿收回手,端起已经凉透的茶,”不超过四人。”
夜风拂过窗边的竹帘,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远处传来更鼓声,已是三更时分。苏晓卿起身准备离开,却在门口听见箫逸很轻地问:”舅舅,我。。。真的能报仇吗?”
月光将少年的身影拉得很长,单薄得像随时会消散的雾。苏晓卿站在光影交界处,声音沉静如深潭:”魏老今日给你的《春秋》讲义中,有一句话很适合现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能不能,是必须能。我会让你亲眼看着,那些伤害过你们母子的人,一个个付出代价。”
他转身离去时,袍角扫过门槛,带起一阵微风。箫逸握紧了手中的竹简,粗糙的竹片纹理硌着掌心,却让他感到一种奇异的踏实。
作者闲话:
苏晓卿:好学生就应该文武双全,嗯。。。。自家孩子就得用最好的(家长光环要不得啊,苏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