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  楚将军之死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0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楚茗剡撇眼瞧见那只手修长有力,掌心和指尖带着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
    他的心里闪过一丝疑惑“按理说常年握笔应该只有握笔的指腹才有。都说太子殿下年少掉入水中,伤了经脉不能习武。莫不是······”随即就抛在了脑后。
    楚茗剡愕然抬头,正对上太子复杂的目光。太子的面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清晰——高挺的鼻梁,朱色的薄唇,还有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他这才发现,太子的左眼角有一颗极小的泪痣,平日里被飘逸的长发遮掩,此刻在烛光下却异常明显。
    ”文渊十五年,孤才十岁。”萧璟宸缓缓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但那场轰动朝野的谋逆案,孤一直觉得蹊跷。楚将军的妹妹虽是琰国皇后······但楚将军不像是会叛国的人。”
    楚茗剡喉头一紧,十五年来压抑的情绪如决堤之水。他声音哽咽:”殿下相信家父清白?”
    萧璟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块龙纹玉佩。玉佩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龙纹栩栩如生,正是当年先帝赐予镇北大将军的信物。
    ”这是先帝赐予楚将军的,后来成为“罪证“之一。”太子的手指轻轻抚过玉佩边缘,”三年前孤在整理旧物时发现,玉佩夹层中藏着一封血书。”
    楚茗剡双手微颤地接过玉佩,在太子示意下找到暗扣,轻轻旋开。机关发出细微的”咔嗒”声,一张泛黄的绢布从中滑落。他将绢布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字迹——父亲的字迹,只是比记忆中更加潦草,仿佛是在极度仓促的情况下写就:”臣遭段氏构陷,必死无疑。唯幼子茗剡可逃生。若得天佑,望有朝一日能洗刷楚门冤屈······”
    绢布右下角有一个模糊的血指印,在岁月侵蚀下已经变成了暗褐色。楚茗剡的视线瞬间模糊,滚烫的泪水砸在绢布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十五年前那个雨夜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被老仆从睡梦中摇醒,塞进密道;身后传来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透过缝隙,他看见父亲被铁链锁着拖走的背影······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求殿下为家父平反!”楚茗剡再也支撑不住,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青砖上。十五年来隐姓埋名、忍辱负重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部爆发。
    ”起来。”萧璟宸扶起他,手指冰凉却有力,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段氏树大根深,此事需从长计议。眼下你要做的,是当好东宫侍读,助孤推行新政。”
    楚茗剡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三个月前,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寒门学子会在殿试后被太子破格提拔为东宫侍读;难怪太子总是有意无意地询问他对朝政的看法;难怪每当他提到军务改革时,太子的眼神总会变得格外专注······
    ”三日后的大朝议,孤会奏请试行《考课法》。”萧璟宸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转身走向书案,展开一卷竹简,”此法将重新考核官员政绩,尤其针对军需调配与边关粮饷。段丞相必会全力阻挠。”
    楚茗剡立刻明白了太子的用意。《考课法》表面上是整顿吏治,实则是要切断段氏一族在军中的财路。段丞相的侄子段武现任兵部侍郎,掌控着北疆三军的粮饷调配,从中贪墨无数。若能借此法扳倒段武,就等于断了段氏一臂。
    ”楚卿,你可敢与孤并肩而战?”太子抬眸,目光如炬。
    楚茗剡抬起泪痕斑驳的脸,从袖中取出那方粗劣的青田石印章——这是他唯一从家中带出的物件,上面刻着父亲亲手篆写的”忠勇传家”四字。十五年来,这方印章一直被他贴身携带,是他隐姓埋名生活中唯一的慰藉。
    ”臣愿为殿下手中利剑,虽万死······不辞。”他一字一顿地说道,声音嘶哑却坚定。
    “殿下,你可知楚将军只是臣的·····看来要提前行动力。”楚茗剡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容,心里说道。
    窗外,暮色四合,雨势渐大。一场震动朝野的风暴,才到序章。楚茗剡离开殿后,回到自己的书房,右手执棋,缓缓落下。
    “太子殿下,我们来日方长,戏台子已经准备就绪,只是缺个唱戏之人,坐等好戏开场。”楚茗剡意味深长地说道。

    作者闲话:

    楚将军到底是楚茗剡的什么?大家放心大胆猜测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