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东北的冬刮西北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10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蒋云穆的行动力堪称恐怖。当天下午,一个24寸的Rimowa行李箱就被塞得满满当当,随时待命。1月7号一早,谢檀郅亲自开车到蒋家接人。蒋云穆穿着剪裁极佳的黑色长款羊毛大衣,内搭米白色高领羊绒衫,衬得肤白胜雪,颈线修长。下身是同色系的修身长裤和一双低调奢华的皮靴,整个人贵气逼人,像从时尚杂志里走出来的模特。谢檀郅则是一身深灰色羊绒大衣,内搭深蓝色毛衣,气质沉稳儒雅,同样引人注目。
1月7日下午,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北国的寒风瞬间给了两位南方来客一个下马威,凛冽如刀。蒋云穆裹紧了身上那件价值不菲的加拿大鹅派克大衣(纯白款,衬得他肤白胜雪),帽子拉得很低,只露出一双漂亮又好奇的狐狸眼。谢檀郅则穿着剪裁利落的深灰色长款羊毛大衣,内搭高领黑色羊绒衫,身姿挺拔如松,气质卓然。两人出众的身材和容貌,在略显嘈杂的机场出口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谢檀郅提前订好了市中心一家奢华酒店的套房。放下行李,稍作休整,东北的饕餮之旅便正式开启!
小河沿早市的烟火气(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透,两人就顶着寒风出发,体验最地道的沈阳清晨。小河沿早市人头攒动,热气蒸腾,吆喝声此起彼伏。零下二十度的低温也挡不住蒋云穆的热情(或者说吃货的执念)。他像个好奇宝宝,拉着谢檀郅穿梭在摊位间:
刚炸出来的金黄大果子(油条),外酥里软,就着滚烫的豆腐脑,蒋云穆吃得鼻尖冒汗,眼睛发亮。
粘豆包热气腾腾,豆沙馅儿香甜软糯,蒋云穆捧着啃,像只满足的小仓鼠。
冻梨冻柿子摆在摊位上,像黑色的石头和橙色的冰坨。蒋云穆好奇地买了一个冻梨,在谢檀郅的指导下,放在冷水里“缓”着。等化开外层冰壳,吸一口冰凉清甜的梨汁,他满足地眯起了眼,直呼神奇。
还有热气腾腾的羊汤、香气四溢的鸡蛋饼……蒋云穆每样都想尝,谢檀郅则负责买单、提东西,看着他吃得开心,自己仿佛也饱了。只是当一位热情的大妈拉着蒋云穆的手,非要给他介绍自家闺女时,谢檀郅立刻不动声色地插到两人中间,温和却坚定地婉拒:“阿姨,谢谢您,我弟弟还小,暂时不考虑这些。”眼神里的警告让大妈讪讪地松了手。谢檀郅太阳穴隐隐作痛:防女任务,启动!
沈阳故宫的沧桑与张学良故居的叹息(第二天下午):踏入沈阳故宫(清盛京皇宫),红墙黄瓦,飞檐斗拱,虽不及北京故宫的宏伟,却别有一番厚重与苍凉。蒋云穆收起了早市的活泼,变得安静而专注,听着导游讲解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峥嵘岁月。谢檀郅的目光更多时候是落在蒋云穆身上,看他被历史触动时微微蹙起的眉头,看他阳光下纤长睫毛投下的阴影,心中一片柔软。当蒋云穆站在大政殿前,仰望着象征八旗制度的十王亭时,一个举着单反相机的文艺女青年红着脸走过来,想请他当模特拍照。谢檀郅立刻上前一步,自然地揽住蒋云穆的肩膀,礼貌而疏离地拒绝:“抱歉,我们赶时间。”女青年失望离开。谢檀郅太阳穴跳了跳:防女+1。
接着来到张氏帅府。走进气派的帅府,感受民国风云。当走到于凤至居住的小青楼时,听着导游讲述这位原配夫人贤良淑德却一生孤寂、最终客死他乡的遭遇,蒋云穆站在那略显朴素的房间里,沉默了许久。他看着那些老照片,眼神里流露出真切的惋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共鸣?他低声对身边的谢檀郅说:“学长,真心……不应该被如此对待。”这句话轻飘飘的,却像一颗石子投入谢檀郅心湖,泛起异样的涟漪。他深深看了蒋云穆一眼,没有接话,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背。而那句“真心,不应该被如此对待”或许会在奉天寒冷的冬季里冻结。
西塔的韩风与烧烤盛宴(第二天晚上):夜幕降临,转战西塔韩国风情街。霓虹闪烁,韩文招牌林立,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和泡菜的酸辣。两人钻进一家口碑爆棚的泥炉烧烤店。矮桌,炭火泥炉,滋滋作响的肥牛、五花肉、心管、鱿鱼……蘸上秘制麻酱调料,裹上生菜叶,一口下去,满嘴留香,幸福感爆棚!蒋云穆吃得毫无形象,腮帮子鼓鼓的,还不忘给谢檀郅夹肉:“学长快吃!这个超嫩!”邻桌几个穿着时髦的年轻人频频看向他们这桌,主要是看蒋云穆。其中一个染着银发、打扮酷帅的男孩似乎想过来搭讪,刚站起身,就对上谢檀郅扫过来的、冰冷如刀的眼神。那眼神里的警告和压迫感让男孩瞬间怂了,灰溜溜地坐了回去。谢檀郅默默揉了揉太阳穴:防男任务,压力山大!
北陵公园的雪韵与中街的甜蜜(第三天上午):
松柏参天,白雪皑皑,古老的石像生沉默矗立。两人踩着厚厚的积雪漫步,留下两串长长的脚印。空气清冽,呼吸间带着白雾。谢檀郅看着身旁蒋云穆毛茸茸的帽子和冻得通红的鼻尖,只觉得岁月静好。
离开北陵,来到繁华的中街步行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蒋云穆一眼就看到了中街冰点城。“学长!听说这里的雪糕很有名!”他拉着谢檀郅挤过去。零下十几度吃雪糕,绝对是东北特色体验!蒋云穆要了一个经典的中街大果(麻酱味),咬了一大口,冰得直哈气,眼睛却笑成了月牙:“好吃!”谢檀郅则要了个相对温和的奶油味,看着蒋云穆孩子气的样子,只觉得可爱无比。
铁锅炖的终极诱惑与雪绵豆沙的甜蜜暴击(第三天中午):重头戏来了!谢檀郅提前订好了一家口碑极佳的老字号铁锅炖。巨大的铁锅端上桌,里面是炖得酥烂脱骨、酱香浓郁的大鹅,搭配着吸饱了汤汁的土豆、宽粉、榛蘑。金黄的玉米面饼子贴在锅边,焦香四溢。盖子一掀开,热气混合着霸道的香气扑面而来!蒋云穆眼睛都直了,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鹅肉,烫得直吹气也舍不得放下,入口即化,香得他差点把舌头吞下去。“太好吃了!学长!这个比汉城的强一百倍!”他吃得酣畅淋漓,完全不顾形象。谢檀郅微笑着给他夹菜,看他吃得开心,比自己吃还满足。随后,雪白蓬松、如同云朵的雪绵豆沙上桌,撒着细细的白糖。蒋云穆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外皮微酥,内里是滚烫香甜的豆沙馅,口感奇妙,甜而不腻。他满足地眯起眼。谢檀郅看着他沾在嘴角的一点糖霜,手指动了动,差点忍不住想帮他擦掉。
洗浴文化的震撼与漫展的狂欢(第三天下午至晚上):都来东北了,怎能错过洗浴文化?谢檀郅订了一家顶级的洗浴中心。踏入金碧辉煌的大堂,蒋云穆就被这“澡堂子”的规模震撼了。冲、泡、蒸、搓……全套体验下来,蒋云穆瘫在休息大厅柔软的沙发里,浑身舒坦,皮肤都透着粉红,感叹道:“这才是生活啊……”谢檀郅看着他慵懒放松、毫无防备的样子,喉结不自觉地滚动,只能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专注于手中的茶水。休息区人不少,一个身材健硕、只围着浴巾的男人似乎对蒋云穆很感兴趣,端着饮料走过来想搭话。谢檀郅立刻坐直身体,眼神锐利如鹰隼,带着无形的威压扫过去。那男人被看得心里发毛,脚步一顿,转身溜了。谢檀郅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防男防女防搭讪,眼睛快瞪抽筋了!
晚上,恰逢一个大型动漫展在沈阳举行。谢檀郅对二次元兴趣不大,但看蒋云穆兴致勃勃的样子,便陪他去了。场馆内人山人海,coser们造型华丽,争奇斗艳。蒋云穆看到喜欢的角色就眼睛发亮。他彬彬有礼地上前询问:“你好,请问可以和你合个影吗?”态度谦和,笑容真诚。coser们都很热情,纷纷答应。谢檀郅就负责当摄影师,看着镜头里蒋云穆或搞怪或帅气地与各种角色合影,那发自内心的快乐笑容,比任何风景都好看。只是当有穿着暴露的女coser或英俊帅气的男coser与蒋云穆靠得特别近时,谢檀郅按下快门的力道都会不自觉地加重几分,眼神也冷上几分,不动声色地隔开所有可能过于热情的接触。
酸菜粉条与归程(第四天):最后一天中午,两人去了一家东北菜老字号,点了经典的酸菜粉条。酸爽开胃的酸菜,滑溜筋道的粉条,配上五花肉片,简单却滋味十足。蒋云穆吃得心满意足,感慨道:“东北菜,实在,过瘾!”谢檀郅看着他,只觉得这趟旅程,无论是1块钱的早市油炸糕,还是上万的酒店套房,蒋云穆都欣然接受,毫无挑剔,更无骄矜之气。他内心感叹:他的小狐狸,真是漂亮又乖巧,还出奇的好养活,简直完美。
无声的较量与暗涌
几天的相处,谢檀郅的“全方位防御系统”高效运转。无论是早市热情的大妈、故宫想拍照的文艺女青年、烧烤店想搭讪的酷guy、洗浴中心围浴巾的壮汉,还是漫展上那些想和漂亮小哥哥贴贴的coser,都在谢檀郅或温和疏离、或冰冷警告的目光下败下阵来。他像一个守护着稀世珍宝的骑士,警惕着周围的一切“觊觎”。代价就是,几天下来,他觉得自己的太阳穴和眼周肌肉都快抽筋了。
而蒋云穆,全程沉浸在美食、美景和新奇的体验中,对谢檀郅暗地里的“腥风血雨”浑然不觉。他只觉得学长真是太好了,安排得妥妥当当,陪他吃陪他玩,还帮他挡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搭讪(他单纯地认为只是学长不喜欢被打扰)。他享受着这份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安全感。
行程的最后一晚,奉天终于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花簌簌落下,很快给这座城市披上银装。两人走出餐厅,站在路灯下。谢檀郅看着晶莹的雪花落在蒋云穆柔软的黑发上,又落在自己肩头,心中蓦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
他想起了一句诗——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这一刻的静谧与美好,让他几乎沉溺于这白头偕老的幻想中。
然而,他身边这位“乖巧懂事”的蒋公子,内心却在疯狂呐喊:
下雪了!好大的雪!好想扑进去打滚!好想堆个巨大的雪人!好想尝尝东北的雪是什么味道!啊啊啊!憋死我了!要不舔一下铁栅栏玩玩?
要不是为了维持他在谢檀郅心中“优雅贵公子”的形象,蒋云穆呢?那是狗见了屎一样激动!恨不得立刻化身哈士奇,在雪地里撒欢打滚,死赖着不起来。他只能强压住内心的激动,矜持地伸出手,接住几片雪花,看着它们在掌心融化,露出带着点诗意的微笑:“学长,下雪了,真美。”心里想的却是:这雪看着好松软,我直接死这!
谢檀郅看着他被路灯柔光笼罩的侧脸,雪花点缀着他的发梢,眼神纯净,笑容温软,只觉得心都要化了。他完全被这精心维护的表象所迷惑,丝毫不知身边人内心正上演着怎样狂野的雪地狂欢戏码。他只看到他的“小狐狸”在雪中如此美好,美好得让他想永远珍藏。
奉天的雪夜,一个沉浸在“共白头”的隐秘浪漫中,一个压抑着“玩雪疯”的原始冲动,两人并肩走在回酒店的路上,身影在路灯下拉长,构成了一幅外人眼中无比和谐养眼的画面。而谢檀郅心中的“掰弯计划”,在这趟充满烟火气与历史感的东北之行后,又添上了浓墨重彩、充满希望的一笔。他相信,距离捕获这只“乖巧”小狐狸的日子,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