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等候时机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17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长安城夜色如墨,残月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只偶尔透出几缕黯淡的光。李隆基裹紧了身上的黑色斗篷,沿着废弃的永宁坊小道快步前行。他的心跳如擂鼓,却不是因为恐惧,而是那种即将改变历史的兴奋与紧张。
        ”殿下,这边。”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李隆基的贴身侍卫王毛仲向他招手。这位忠心耿耿的侍卫眼中闪烁着警惕的光芒,”太平公主的人已经清场了,道观周围三里内没有韦后的眼线。”
        李隆基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藏在袖中的匕首。这把匕首是他的父亲相王李旦在他十六岁生辰时所赠,上面刻着慎独二字,而他将要用这把匕首为家族夺回失去的一切。
        废弃的道观残破不堪,木门早已腐朽,只靠一根粗绳勉强维系。李隆基推开时,门轴发出刺耳的呻吟,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皱了皱眉,踏入内室。
        ”三郎来得真准时。”一个清冷的女声从黑暗中传来。随着火折子的轻响,一盏油灯被点燃,昏黄的光线下,太平公主端坐在一张破旧的蒲团上。她身着素色衣裙,发髻简单挽起,没有任何珠宝装饰,却依然掩不住那股与生俱来的贵气。
        ”姑母。”李隆基行了一礼,目光却在室内迅速扫视。角落里站着两名侍女,手按在腰间的短剑上,显然都是练家子。
        太平公主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轻挥手:”你们都退下吧,我与临淄王有要事相商。”待侍女退出门外,她才直视李隆基的眼睛,”三郎,你可知道今夜若被人发现我们在此密会,会有什么后果?”
        李隆基嘴角微扬:”韦后会将我们的人头挂在朱雀门上,就像她对张柬之做的那样。”
        ”你倒是不怕。”太平公主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布铺在地上,”来看看这个。”
        李隆基凑近,发现是一张精细的皇宫布局图,特别是玄武门周边的守卫部署。他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正是他最需要的情报。
        ”姑母从哪里得来这个?”
        ”崔湜给我的。”太平公主直言不讳,观察着李隆基的反应,”他在兵部任职,能接触到这些。”
        李隆基的手指在玄武门的位置上停留,那里的标记显示守卫比平日增加了一倍。”韦后已经起疑了。”
        ”她当然起疑。”太平公主冷笑,”那个女人虽然出身不高,却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她知道自己毒杀中宗的事瞒不了多久,现在正加紧控制禁军。”
        李隆基抬头,直视太平公主的眼睛:”所以我们必须先发制人。姑母联络了多少人?”
        ”葛福顺、陈玄礼两位将军已经表态支持,他们统领的万骑营对韦氏一族早有不满。”太平公主压低声音,”但最关键的是玄武门守将常元楷,他是我的人。”
        李隆基心中一震。常元楷是韦后最信任的禁军将领之一,若他倒戈,政变成功的几率将大增。但他面上不显,只是微微点头:”姑母果然深谋远虑。”
        ”少来这套奉承话。”太平公主突然冷下脸来,”三郎,我要你一句实话——事成之后,你打算如何安置我?还有你父亲?”
        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李隆基知道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太平公主在试探他的真实意图。他缓缓跪坐在太平公主对面,双手平放在膝上。
        ”父亲应当继承大统,这是天经地义。至于姑母。。。”他停顿了一下,”您将是镇国长公主,参决军国大事。”
        太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你愿意与我共掌朝政?”
        ”侄儿年轻,需要姑母的指点。”李隆基谦逊地说,却在心中暗想:等大权在握,再谈这些不迟。
        油灯的火焰突然跳动了一下,将两人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上,如同两只蓄势待发的猛兽。太平公主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好,我信你这一次。但记住,若你背叛我。。。”
        ”侄儿不敢。”李隆基迅速接话,同时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这是父亲给我的信物,请姑母收下,以示诚意。”
        太平公主接过玉佩,在灯光下仔细端详。那是李旦年轻时随身佩戴的龙纹玉佩,她当然认得。一丝复杂的神色闪过她的脸庞。
        ”你父亲。。。他还好吗?”她的声音突然柔软下来。
        ”被软禁在偏殿,每日有人监视。”李隆基眼中闪过一丝痛楚,”韦后假借他的名义下诏,实则将他囚禁。我上月偷偷见过他一面,他。。。瘦了许多。”
        太平公主的手指紧紧攥住玉佩,指节发白:”那个女人必须付出代价。”她猛地抬头,”三郎,我们三日后行动。韦后计划在七日后的朝会上宣布废黜你父亲,我们必须抢先一步。”
        李隆基心跳加速:”三日?时间是否太紧?”
        ”再拖下去只会增加风险。”太平公主坚决地说,”我已经安排好了。三日后丑时,葛福顺会在玄武门内接应,你率领王府死士从外侧攻入。常元楷会故意调开大部分守卫,只留下我们的人。”
        李隆基迅速在心中盘算着己方的力量。他的王府有三百精锐,加上太平公主的私兵和倒戈的禁军,确实有机会一举攻入宫中。但风险依然巨大。
        ”安乐公主那边。。。”
        ”那个蠢货不足为虑。”太平公主不屑地说,”她只顾着和武延秀厮混,根本不懂政治。关键是韦后和她那个野心勃勃的堂兄韦温。”
        李隆基点点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姑母,崔湜可靠吗?”
        太平公主的表情微妙地变化了一下:”他对我忠心耿耿。”
        ”但他毕竟是外臣,若走漏风声。。。”
        ”我自有分寸。”太平公主打断他,”三郎,政变最忌互相猜疑。你若不信我,现在就可以退出。”
        李隆基知道触到了她的逆鳞,连忙道歉:”侄儿多虑了,请姑母见谅。”
        太平公主神色稍霁,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西域奇毒“封喉散“,见血封喉。你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李隆基接过瓷瓶,沉甸甸的,不知里面装的是救命的毒药还是催命的符咒。他郑重地收入怀中:”多谢姑母。”
        ”还有一事。”太平公主的声音更低了,”上官婉儿那边,我已经说服她站在我们这边。她在宫中经营多年,掌握着韦后的许多秘密。”
        李隆基眼前一亮。上官婉儿作为中宗朝的才女,现在虽被韦后笼络,但在宫中影响力巨大。有她做内应,胜算又添一分。
        ”姑母运筹帷幄,侄儿佩服。”
        太平公主站起身,示意谈话即将结束:”三郎,记住,此事若败,不仅你我性命不保,整个李唐皇室将遭灭顶之灾。韦后会像武则天一样,将我们赶尽杀绝。”
        李隆基也站了起来,整了整衣袍:”侄儿明白。不成功,便成仁。”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太平公主突然伸手抚了抚李隆基的肩膀,这个亲密的动作让年轻人有些意外。
        ”你长得真像你祖父。”她轻声说,眼中闪过一丝李隆基读不懂的情绪,”希望你能比他幸运。”
        李隆基不知如何回应,只是深深一揖。太平公主吹灭油灯,黑暗重新笼罩了破败的道观。
        ”丑时三刻,玄武门。”她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愿祖宗保佑。”
        李隆基退出道观,夜风拂过他的面庞,带来一丝凉意。王毛仲立刻迎上来:”殿下,一切顺利吗?”
        ”嗯。”李隆基简短地回答,大步走向停在暗处的马车。上车前,他最后回望了一眼那座隐藏在夜色中的道观,心中默念:大唐的命运,将在三日后决定。
        马车缓缓驶离永宁坊,李隆基靠在车厢内,开始仔细复盘刚才的每一个细节。太平公主的承诺有多少可信?崔湜真的可靠吗?上官婉儿会真心相助还是双面间谍?这些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
        但无论如何,箭已在弦上。三日后,玄武门前将血流成河——要么是韦氏一族的,要么是他李隆基的。
        他摸了摸怀中的毒药瓶,又想起父亲被软禁前对他的嘱托:”三郎,记住,为君者当忍常人所不能忍,为常人所不敢为。”
        马车驶过宵禁中的长安街道,车轮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如同命运的鼓点,一步步逼近那个流血的黎明。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