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江晨的日记(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7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7月15日晴,热得冒烟
毕业了。
授衔仪式结束,脱下穿了四年的学员警服,换上真正的警服,肩章上的星星沉甸甸的。爸妈没来,我妈又哭了,我爸使劲抿着嘴,什么话都没说。
王薇回了东北老家,林小雨分去了经侦,周晴毫无悬念,去了县级的法医科。
我们四个在宿舍楼底下抱成一团,约好谁都不准失联。
我被分到了江宁市刑侦支队技术科,心里炸开一万朵烟花!
虽然知道是从最基础的痕检做起,但那可是刑侦支队啊!破大案要案的地方!
报到第一天,紧张得手心冒汗。支队大楼比警校气派多了,但也旧多了,楼道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咖啡、烟草和打印纸混合的味道,人来人往,电话铃声、交谈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一种忙碌又紧绷的气氛。
在人事科办手续,路过走廊里的宣传板,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和照片。
秦舟。
照片上的他穿着警服,眉眼英挺,嘴角却勾着一丝有点痞气的笑,跟旁边那些一脸严肃的前辈形成鲜明对比。
下面的简介密密麻麻:江州公安大学刑侦专业连续四年第一,优秀毕业生,参与破获多起大案要案,现任刑侦支队一大队队长。
没想到,他居然是我的队长?!
7月20日继续晴,继续热
正式入职一周。
技术科的工作琐碎又要求极致耐心。
跟着师父老李出现场,刷指纹、拓脚印、找纤维、收证物……回到实验室就在显微镜前一趴几小时,眼睛都快看瞎了。
老李人不错,就是话少,要求严,一点差错都能被他盯得头皮发麻。
今天终于见到活的秦队了。
他们一大队刚办完一个案子,来技术科催一份痕检报告。
他穿着一件有点皱的黑色T恤,头发乱糟糟的,像是刚熬了大夜,但眼睛很亮,一进来就带来一股风风火火的劲头。
“老李!救命啊!那边催报告跟催命一样!”他嗓门洪亮,一巴掌拍在老李肩膀上,完全没半点队长的架子。
老李推推眼镜,慢条斯理:“催什么催,精度不要了?”
“要要要!当然要!您老慢慢来,精益求精!”秦舟嬉皮笑脸,目光一转,落在我身上,“哟,生面孔?新来的?”
我赶紧站起来:“报告秦队!技术科新警,江晨!”
他上下打量我一下,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江晨?名字挺好听。哪个学校毕业的?”
“江州公安大学。”
“哟,师妹啊!”他眼睛更亮了,显得更亲切,“我也是那儿毕业的。”
“我是秦舟,这儿的队长。”他随手把废纸团扔进垃圾桶,动作潇洒,“别拘束,咱这儿不兴那套。以后就是自己人了!”他非常自然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不小,拍得我晃了一下。
这……跟我想象中威严的队长形象,差距有点大。
“秦队,你又吓唬新人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我转头,看见另一个男人走进来。他也穿着警服,眼神清澈温和,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这哪是吓唬?这是表示欢迎!”秦舟嚷嚷道,又转向我,“这咱副队,宋遇,我大学舍友,靠谱的很。以后有事找不着我,找他也一样。”
宋遇无奈地摇摇头,对我伸出手:“欢迎你,江晨。别听他瞎扯,工作上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可以问我或者队里其他同事。”
他的手干燥温暖,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
“谢谢宋队。”我赶紧握住。
这才对嘛,这才是领导该有的样子!
7月28日闷热,暴雨将至
技术科的活儿需要绝对的冷静和专注,和我原本想象的冲锋陷阵不太一样。
有时候也会有点小失落,觉得自己离一线侦查好远。
但秦队好像总能把我拉进去一点点。
他经常跑来技术科,有时候是催报告,有时候是来讨论案情。
他管老李叫“李老师”,一口一个“您老给分析分析”,哄得老李虽然还是板着脸,但明显吃这套。
他跟我混得越来越熟,他好像有种魔力,能很快跟人打成一片,技术科原本有点沉闷的氛围,因为他,也轻松活跃了不少。
他工作状态和平时完全是两个人。讨论案情时,他眼神锐利,思维敏捷,抓着一点细节能追问到底,气场强得吓人。可一旦案子告一段落,立刻又变回那个吊儿郎当,勾肩搭背喊师妹的秦师兄。
宋副则完全相反。
他是队里的定海神针,温柔又有耐心。我很多不懂的业务问题,都是他一点点教我。
他会记得提醒大家按时吃饭,会默默帮熬夜的同事泡好蜂蜜水。
他和秦队默契得惊人,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秦队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需要宋队用扎实细致的功夫去落实和完善。他们俩,一个像火,一个像水,偏偏配合得无比融洽。
今天午饭时,秦队又凑到我们这桌,抢了我一块糖醋排骨,边吃边吐槽食堂师傅手艺退步了。宋队把自己碗里的排骨夹给我,笑着摇头:“你别理他,他就这德行。”
我看着他们俩,忽然觉得,留在这里,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
8月5日晴空万里
出现场!虽然不是一线抓捕,但也是重要的盗窃案现场!
我跟老李去的,秦队他们队也来了。
他指挥人拉警戒线,走访周围群众,忙得脚不沾地。我跟着老李仔细勘查入口和被盗的保险柜。
在保险柜边缘,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位置,我发现了一处极细微的划痕,不像工具撬压的,反而像是某种特殊材质的硬物不小心蹭到的。
我用放大镜仔细看了又看,还拍了微距照片。
回去的路上,我跟老李说了我的发现。老李沉吟着,没立刻下结论。
下午,案情分析会。大家讨论了半天作案手法和嫌疑人,有点陷入僵局。我坐在角落旁听,心里一直在想那道划痕。
轮到技术科汇报时,老李说完常规发现后,看了我一眼,说:“让小江补充一下她的一個发现。”
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心脏砰砰跳。站起来,把打印出来的微距照片分给大家,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发抖:“我在保险柜门框这个位置,发现一道特殊划痕,材质初步判断……很像某种特制陶瓷,硬度很高,常用于……常用于一些高端仿制钥匙或者……”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我和我手里的照片。我手心开始冒汗。
“继续说。”秦队开口了,他身体前倾,手指点着桌子,眼神是工作状态下的那种专注和锐利,直接落在我身上。
我吸了口气,把心里的推测说了出来:“我怀疑嫌疑人使用了某种我们还没掌握的高技术开锁工具,或者他有特殊的职业背景,能接触到这类材料。”
秦队盯着那照片看了几秒,突然猛地一拍桌子:“没错!这就对得上了!之前排查的那个有前科的电工,他女婿就在一家精密陶瓷厂上班!”
会议室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秦队迅速重新部署了侦查方向。
散会后,他路过我身边,用力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笑得特别灿烂:“脑子够用!晚上请你吃烧烤怎么样?宋遇买单。”
我还没回答,宋副的声音就从后面飘过来:“秦舟,别带坏新人。还有,上个月烧烤摊的**你还没给我报销。”
秦舟:“……老宋你能不能别总在这种时候出现?”
我忍不住笑出声。
下班时,看到宣传板上秦舟的照片。阳光下,他那副有点欠揍又充满生命力的样子,似乎和现在这个一边被宋队念叨一边偷偷对我做鬼脸的队长,慢慢重合在了一起。
这里和警校不一样。
没有一成不变的条例和口令,更多的是突发的情况和需要独立判断的任务。
有毒舌但可靠的队长,有温柔又细致的副队,还有一群各有所长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