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六十七章出海(12)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56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哎,你军饷怎么比我多一贯。”
“不多,一样的。”
那士兵细细查了一遍:“唉找着了,我的在下面压着呢,涨军饷了?”
“此战艰难,许是皇上体恤士兵。”
“太好了,这次回去能为我娘多开两副药了。”
荆家军听闻涨了军饷,在队伍最后面讨论起来。
“我们第一次打仗就赶上涨军饷了?”
“我们应该会少些吧。”
“少些也没关系。”
临近午时,随着前面的人数减少,终于轮到了荆家军。
“军饷发完了。”
“发完了?我们还没领啊!”
等了一上午的姑娘们尽管晒的满头大汗,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听见没有军饷的那一刻,再热再大的太阳照在她们身上也是冷的。
“什么荆家军?什么百里荆?我这名单上没有就是没有,不服找廖将军说理去!”
发军饷的人撂下这句话就走了。
百里荆忍着怒火直奔军营大帐,出来时红了眼眶,却还要对着束胸束发穿着厚重铠甲的姑娘们强颜欢笑。
她只说了句:“军饷会有的,一样的。”
她坐在自己的小帐中哭了一夜,那夜之后好像什么都没有变,又好像变了什么。
那份独属于荆家军的军饷在百里荆十七岁成为统州将军后,送到了荆家军每一个人的手中,还有一些放在了坟前。
荆家军从开始的不足百人变成了如今的八千余人。
那个时候魔气已散至整个东海,海底火山爆发,海里的鱼穷凶极恶,袭击着未归家的渔船,东海日日涨潮不退,滔天巨浪畅通无阻,淹没了沿途村庄。魔气戾气肆虐,感染了不少百姓。
这份官职与军饷是她豁出半条命用自己的灵骨碎片和半身灵力在东海打下隔绝魔气的结界换来的。
班师回朝那日,天子要给她封侯,文官极力反对,武将则分两派。一派暗中反对却不敢言混入中立派,一派是百里城领出来的兵和那些曾经同荆家军合作交手过的支持派。
舆论焦点站在中央,那个曾经催她成婚的镇国大将军正挡在她身前据理力争,鬓角白发模糊了百里荆的眼框。
百里荆惊觉,原来她已经七年未归家了……不是七个时辰,不是七日,是整整七年。
不知这七年,她爹娘是如何度过,是如何为了暗中寻她操碎了心。
是否也像她一样常常在梦中相见。
阿娘是否整日以泪洗面?
直到见到百里城的那一刻,即便从始至终只有背影,她也觉得自己心中无所不能的大将军沧桑了许多。
她的心里是如此想念这个家,这个家也是如此念着她。
兵部侍郎率先挑起纷争:“百里荆入朝为官已是特例,麾下八千精兵,镇国大将军贵为公爵兵符在手麾下十万大将,难道这鸢国将士皆姓百里了不成?”
“当今圣上开明,大鸢条律从未写有女子不能入朝为官,为何到了侍郎大人这便成了特例,难不成兵部要造反?”
“你!”
“将士们褪下盔甲也是百姓,天下万民皆是圣上的子民,况且左半部分兵符此次出征归来百里将军就双手奉上,而今兵符皆在圣上手中,百里将军如此忠心将士们何来随谁姓之理?”
随即一位武将手持笏板直怼众文臣,仿佛拿的不是笏板而是一把刀,怒道:“就是!老子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靠着一张嘴左右逢源想着怎么将边关将士的军饷收入囊中呢吧!”
“粗鄙!”
“大胆!大殿之上天子面前尔等怎可胡言乱语!”
文官气的直跺脚,气势上便差了一截,却仍不服输,手颤颤巍巍指着对面指责道:“简直不可理喻!”
武将从来都是直言不讳,逼急了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的出口,最见不得文官抠字眼叽叽歪歪,自然也不会将事情拘泥于百里荆封不封侯的事情上。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到什么说什么。
堂下战火纷飞,唾沫星子宛如蒙蒙细雨洒在大殿,天子稳若泰山,在一片鸟语花香之中寻着有用的信息。
半个时辰后,站也站累了吵也吵累了,天子作为端水的一方当安抚好双方:“众爱卿言之有理。”他拨弄着腰间的金穗,对着百里城道,“爱卿,你教出个好女儿,收复玉阮失地稳定华原立下赫赫战功,颇有爱卿当年之风范,朕心甚慰。”
他又把眼神转向斜后方的百里荆:“待朕细细斟酌后再做考量,放心定不会委屈了你与荆家军。”
百里荆没说什么,垂头鞠了一躬:“圣上英明。”
众人也道:“圣上英明。”
一声退朝,这场闹剧暂时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