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巧手救急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46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吃完饭后顾立晨从屋内取出一包草药,准备为母亲煎药。
妹妹顾立燕瞧见走过来说:“哥哥,你不是说要制作那个工具吗?你去忙你的,熬药就交给我吧!”
说罢,她便哼着小曲,轻快地朝灶房走去。
顾立晨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脑海中迅速检索着各种颈椎治疗方法。
不多时,一种名为颈椎牵引装置的方法浮现出来。
他搜索着医书中的记载,这是一种枕颌带牵引法,利用布帛固定头颈部,借助重力悬挂提供持续牵引力。
他细细梳理着制作所需的材料,可很快发现,有些材料根本无处寻觅。稍作思索后,他决定寻找类似的替代品。
他铺开纸张,研好墨,拿起毛笔,认真地将所需材料与替代材料一一记录下来:颌带和枕带可用柔软的棉麻布替代;
牵引连接绳用结实的麻绳即可;支撑结构选择松木、杉木这类轻便木材制成的支架;
配重装置则用陶制容器,装上沙土或石块;缓冲垫层用棉麻布料包裹干燥的稻壳。
写好后,他才发现部分材料家中短缺。此时天色已晚,他决定明日一早出门备齐材料,松木可以去山上砍些枝条,麻绳能通过搓山上的苎麻制成,家中或许还剩有一些棉麻布……
第二日,晨曦微露,顾立晨早早起身,便看到母亲陈玉兰已在灶前忙碌,煮好了早饭。
还是那老三样:红薯煮粟米,搭配一小碟咸菜。他急忙上前,满是心疼地说:“娘,您身体不好,以后这些活让我来干,您多休息。”
陈玉兰微笑着回应:“这点事娘还做得动,立燕呢?叫她起来吃饭。”
顾立燕昨晚睡得稍晚,此时才揉着惺忪睡眼,慢悠悠地坐到凳子上。
她看着桌上的红薯就有点吃不下,因为每天吃都吃腻了,由于她还没有完全醒,脑子有些懵懵的,话就脱口而出:“妈,哥哥下次可以吃点别的吗?”
声音里还带着几分未睡醒的迷糊。陈玉兰听了,心中泛起一阵酸涩。
顾立晨听见妹妹的话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家里的困境,让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他强打起精神,微笑着对妹妹说:“现在咱家条件有限,不过哥哥一定会努力,让咱们的生活好起来。对了,立燕,我把制作工具需要的材料记下来了,等会儿你跟我去山上找些松木和苎麻。”
顾立燕边喝着稀饭,边点头应道:“嗯,好的。”
吃完早饭,顾立晨背着竹筐,手持一把砍刀,带着妹妹出了门。
刚走出门,一个身影从对面跌跌撞撞地冲了过来。顾立晨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幼一起长大、情谊深厚的好友李新。
李新背上驮着弟弟,脚步踉跄,神色焦急万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
顾立晨见状,心头一紧,赶忙带着妹妹迎上去,关切地问:“李新,出什么事了?”
李新抬起头,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边擦汗边急切地说:“我弟弟不小心撞到鼻子,鼻血止不住。我去方郎中那儿,他不在,正打算去隔壁村找郎中呢。”
顾立晨闻言,立刻在脑海里搜索小孩流鼻血的处理方法,相关医书内容瞬间浮现,他快速梳理一遍后,心中有了主意。
他急忙上前,小心地将李新背上的李景抱下。只见李景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泪珠滚滚而下,与涌出的鼻血混在一起,洇红了李新的衣衫。
“快进屋,我有办法处理。”顾立晨沉稳地说道。
李新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和顾立晨抱着李景进了屋子,顾立燕也快步跟在后面。
屋内,陈玉兰正在收拾屋子,突然看到众人急匆匆跑进来,还抱着流血不止的李景,吓了一跳,忙说:“哦哟,李景咋流鼻血了?得快点止住。”
顾立晨把李景放在凳子上,让他保持坐姿,头部稍向前倾,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李景的鼻子两侧,进行压迫止血。
随后,他转头对陈玉兰说:“娘,您赶紧去把毛巾打湿拿给我。”
陈玉兰不敢耽搁,迅速拿来湿毛巾递给顾立晨。
顾立晨将湿毛巾冷敷在李景的额头和鼻子上,持续按压着,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李景的鼻子终于不再流血,李新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李新刚想开口道谢,但心中又满是疑惑:“立晨,多亏有你,我刚才都慌了神。可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方法的?”
顾立晨心思又得圆个善意的谎言了,于是他又搬出了类似的说辞:“唉,其实挺简单的。以前在外面做活时无意中看到郎中这么处理,就记住了。”
李新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还好你看到过,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顾立燕满脸钦佩地看着哥哥,带着几分小骄傲说:“我哥哥现在可厉害了,学了好多本领呢。”
李新对此深有同感,从小到大,他和顾立晨关系最好,深知顾立晨聪明机智,过目不忘,总能琢磨出新奇的点子,制作出一些新奇玩意儿。
他赞许地点点头:“是啊,立晨这两年在外面做活见多识广,学了不少本事。”
李新和顾立晨同岁,李景今年才六岁。李新家里一贫如洗,比顾立晨家还要困苦。
他父亲早年在外做活时意外去世,那时他母亲刚怀孕五个月,在母亲生下李景后,受不了生活的重压和丈夫离世的打击,精神失常,四年前离家出走后便再无音信。
那时李新才十三岁,根本无力抚养幼小的弟弟。
好在顾立晨一家和周边的亲戚村民纷纷伸出援手,村里正在哺乳期的妇女帮忙喂奶,邻居们做了好吃的也总会想着给他们送一些。
尤其是顾立晨一家,更是对他们照顾有加,虽然自家日子也不宽裕,但总是尽力帮助李新。
陈玉兰心疼他们兄弟俩可怜,常常帮着照顾李景。就这样,李景靠着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到了六岁。
李新和顾立晨自幼相识,交情深厚,又承蒙顾家诸多照顾,对他们一家的感激溢于言表。
这时,李景拉了拉李新的衣角,小声说:“哥哥,我饿了。”
陈玉兰听了,心中满是同情与怜爱,连忙走向厨房:“小景饿了,大娘这儿有红薯粟米粥,你们俩都坐下来吃。李新,你衣服上沾了这么多血,脱下来我给你洗。”
李新觉得平时已经给顾家添了不少麻烦,连忙摆手:“大娘,不用忙了,我家里煮了野菜粥,衣服我自己洗就行。”
顾立晨早已走进里间,拿了一件自己的干净衣服出来递给李新:“你拿去换吧,换下来后,和你弟弟坐下来喝点稀饭。虽然我暂时止住了你弟弟的鼻血,但还是得去问问郎中,看他有没有伤到别的地方。”
李新听后,这才接过衣服,走进里间去换。
陈玉兰端出两碗热好的红薯粥,给了李景一碗。李景早已饥肠辘辘,端起碗就大口喝起来,还不停地说:“嗯,大娘家的饭最香了。”
陈玉兰看着心疼:“哎,这孩子可怜见的。”
李新换好衣服出来,陈玉兰上前拿起脏衣服去洗了。李新也捧起那碗红薯粥,大口喝了起来。
此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种温暖是他在自己家里从未感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