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12章计生组进村(求收藏推荐)升级中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5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雄鸡一叫天下明!
小山村的安静顿时被打破。
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东边传来阵阵婴儿的啼哭,西边传出催促孩子的斥责声,不知谁家的狗也赶上来凑热闹,嗷嗷地狂叫。。。。。。
小村里顿时热闹起来。
吃过早饭,孩子们陆续从家里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跑出来,结伴上了学,村民们戴上草帽,扛起锄头正要下地干活,村里的大喇叭猛地响起。
“乡亲们,今天乡里下来宣传计划生育,生了一胎的妇女要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结扎,已经生了二胎的,今天必须去结扎,乡亲们,生男生女都一样,不能在多生了,地球就这么大,实在装不下了。”
大喇叭响起,所有村民顿时仰头望向村里那颗悬挂着喇叭的大树,片刻后,顿时慌乱起来。
“坏了!计生组来了,小红,快跑。”大柱子撇下锄头拉起媳妇就要往外跑。
“柱子,闺女,闺女还在炕头呢?”小红急了,甩开丈夫的手,像炕头扑去。
“你大个肚子再抱着闺女,咋跑?我告诉你,被计生组抓到了,一定拉着你去做流产,在给你做结扎,以后再也别想生儿子!”大柱子焦急地大吼。
“我闺女才一岁,咋能丢下?”小红顿时慌了神。
“先跑再说,在喊咱妈过来!”大柱子倒是个有主意的,瞬间便有了主意。
大柱子拉着媳妇就跑,路过父母家门外时,大喊,“妈,快去我家把孩子抱回来!”
紧接着催促,“小红,快,跑出村就安全了。”
“栓子,听到没,计生组来了!”翠云慌张地从坑上跳到地上。
“坏了!抓住了,准保去结扎,快往后山跑。”栓子立刻吩咐。
“照顾好孩子!”翠云趿拉上鞋,披头散发从后门冲出,直奔后山方向跑去。
栓子一把抱起六个月大的婴儿,冲着翠云的背影大喊,“我不去找你别回来!”
翠云之所以像山上跑,因为他家在山上有个果园。
。。。。。。
小山村里育龄妇女各个都似受惊的小鸟,扑腾着翅膀飞向四面八方。
“乡里的李主任亲自带队,面包车就停在村口,结扎的,车接车送,十分方便!乡亲们,别再超生了,你看李二家的,自从生了二胎,都被罚成啥样了?吃没吃的,喝没喝的,种那点粮食还不够交罚款的,下面我点到名字的赶紧去村口,麻溜上车去结扎。。。。。。”
“七婶!”小梅穿着内衣,扣子还未系好,慌张地冲进顾长安家。
“小梅!”顾妈妈连忙迎上前,“还不快躲起来,咋跑这来了?”
“来不及了,只能躲你这了!”小梅像一只无头苍蝇,看看这,看看那,根本无处藏身。
“下屋,下屋!”顾妈妈也跟着急出一头汗。
“对!下屋。”小梅转身猫下腰像下屋跑去。
“嫂子!”顾长安猛地吓一跳。
小梅也发出一声惊叫,看到是顾长安,这才捂着胸口长长送了口气,“小哑巴啊!吓我一跳。”
当看到萧晨峰又是一惊,“啊!还有人啊!”
“你说呢?”顾长安不满地横扫他一眼。
“我,我,借你这地躲一会儿!”小梅见到有陌生人,收敛了泼辣的性子。
顾长安发现小红衣衫不整,红着脸连忙背过身,“嫂子,你?”
“啊!”小梅见状顿时醒悟,立刻也背过身,将扣子扣好。
这次下乡是计生组闫主任亲自带队,别看是女同志,但十分讲原则。
她四十多岁的样子,短短的运动发,显得无比精干,大热天穿着一身黑色服装,连最上面的扣子也系得严严实实的,就是布鞋也是黑色,看起来就是严肃的不得了的人。
“姚村长,总的来说,你们村计生工作抓的还是不错的!可是,”面色严肃的闫主任顿了顿,如毒蛇般的三角眼唰地一下看向他,“你们村超生现象也很严重,甚至生了二胎,不但没做绝育,还没缴罚款,是这样吧!”
大热天的,姚村长还是激灵灵打个冷颤,顿时感觉后背发凉,他连连点头附和,“是!是!”
“哎!我也是没办法,必定是国家政策,”闫主任看向身后执法队,吩咐道,“生二胎这三家,立刻将所有粮食没收充公,至于门窗嘛,必定还要过活,就不必动了。”
“是!闫主任。”执法队员应了声,立刻采取行动。
闫主任这才从一家超生家庭走出来,此时她身后早已跟随一大群看热闹的村民,其中妇女孩子居多。
当然,这些妇女都是年龄偏大的“老太婆”了,不在结扎范围了。
走了一家又一家,队伍越来越浩荡。
这时来到了顾长安家的大门外。
“闫主任,这家没有育龄妇女。”干事端着大本子,查看后汇报。
“嗯!”闫主任瞥了眼院子,迈步向前走去。
下屋里,小梅上了炕,扒着窗户向外偷看,见到这群人继续向前走,不由得松了口气,沾沾自喜道,“躲你家还真对了!”
“这家人什么情况?”闫主任边走边问。
看热闹人群里,有人回答,“七婶家可是有福的,两头都是男孩,大的十六,剩下两个还在上学。”
“大的十六岁了?”闫主任敏感地顿住脚步,回过头看向干事。
干事连忙道,“对,男孩,没结婚。”
闫主任冷笑道,“哼!你看咱农村,哪个是到岁数登记结婚的?”
“闫主任,小哑巴真的没媳妇,要不,您给介绍一个?”人群里有人取笑地喊道。
闫主任凌厉的眼眸立刻扫向人群,“要是靠我介绍媳妇,就不会有超生的了!”
“走!回去看看。”闫主任分开人群直奔顾长安家走去。
小梅吓得一吐舌,连忙缩回脖子,趴在炕上,“坏了,她们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