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五章日常4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6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夕阳西下,橘色的光影在山林间渐渐黯淡。
元云裳利落地将竹篮甩上肩头,跟在她身后的那些小萝卜头有些羡慕的看着她。
“小裳妹妹,你力气好大呀。”狗剩喘着粗气说道。
元云裳回头,冲他甜甜一笑:“等你吃多点,也能像我这样。”
这时,身旁的应星安轻声提醒:“小裳,时间不早了。”
元云裳点了点头,加快了脚步。等他们走到山脚下,小萝卜头们纷纷和元云裳、应星安告别。
狗剩拉着元云裳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妹妹,明天家里要收稻子,我得帮忙,好长时间不能找你玩了。”
元云裳从竹篮里拿出一个红色石头,塞到狗剩手里:“等你忙完,我们一起再去后山摘野果。”
狗剩破涕为笑,开心地跑开了。
待小萝卜头们的身影消失在山脚下,他们来到了之前修炼的洞穴中。
想到今天早上吴长乐匆匆找来,告知青羽门不怀好意,让他们小心点。
元云裳神情凝重的看向应星安,“我们必须闭小关提升修为,同时炼制毒丹。青羽门的人要是真来了,这些毒丹说不定能成为我们的保命符。”
应星安微微点头,“好。我先修炼,你自己当心。”
言罢,他盘膝而坐,周身灵力翻涌汇聚,很快进入了修炼状态。
看着应星安专注的样子,元云裳却暗自叹了口气。
她的心魔还未破除,修为无法精进,元云裳深吸一口气,将药鼎取出,小心翼翼地放入各种珍贵的药材。
火焰在药鼎下熊熊燃烧,她强忍着心魔带来的不适,全神贯注地控制着火候,额头很快沁出细密的汗珠。
可随着丹药炼制的深入,她的呼吸却渐渐平稳。
应星安周身流转的灵力光晕,此刻也与鼎中火焰隐隐共鸣。
不知过了多久,元云裳睫毛轻颤,猛地吐出一口浊气。丹田处翻涌的心魔暂时平缓了一些,她看着药鼎中凝成的丹丸,眼中闪过惊喜。
随着手腕翻转,上百只玉瓶整齐排列在石台上,瓶中分别盛放着紫黑的毒丹与莹白的解毒丹,丹药表面流转着细微的灵光。
元云裳踉跄着扶住鼎身,喘息间发现心魔只是暂时蛰伏,并未真正消散,但能在这般状态下炼成丹药,已是意外之喜。
当又一批百余个玉瓶整齐摆满石台时,塔身突然剧烈震动。应星安周身气势暴涨,澎湃的灵力如狂潮般四溢。元云裳被这股威压震得踉跄后退,勉强站稳后,眼中闪过惊喜:”你晋级了?”
应星安缓缓睁开双眼,周身光芒渐渐收敛,唇角扬起一抹笑意:”离元婴期只差一步。”
他抬手轻轻一挥,紊乱的灵力瞬间平息。
”恭喜!”
元云裳擦去额角的汗水,笑着说道,”我们出去吧,也不知道在塔里待了多久。”
应星安点头,双手结印,混元灵塔化作一道流光收进随身洞府。
二人走出洞穴,夜色早已笼罩山林。
元云裳和应星安刚踏入竹屋小院,六尾玄狐漆黑如墨的身影,敏捷地从角落里蹿出,欢快地蹭着元云裳的腿,尾巴轻轻摆动。
青鸟原本萎靡的精神已恢复,扑腾着翅膀从枝头飞下,稳稳落在元云裳的肩上,亲昵地用脑袋蹭了蹭她的脸,不停的“啾啾”直叫。
”好啦好啦,都别闹。”
元云裳笑着刮了刮玄狐湿润的鼻尖,又戳了戳青鸟的翅膀。
玄狐立刻在地上打了个滚,六尾如墨浪翻涌,沾着草屑又扑上来。
青鸟则扑棱着翅膀绕着她转圈,尖喙轻点她的指尖,惊起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嬉闹声渐渐平息,元云裳轻抚过玄狐柔顺的皮毛,又蹭了蹭青鸟的脑袋,这才恋恋不舍地往屋内走去。
推门而入,只见应星安已恢复原型,安静地趴在床榻上,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为这宁静的夜增添了几分暖意。
晨光穿透窗纸时,元云裳翻身坐起,竹床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她舒展着僵硬的肩膀,这竟是她在这个村落里迎来的第一个安稳觉。
阳光斜斜洒在床沿,给屋内镀上一层暖金。
元云裳的动静惊动了蜷成毛团的应星安,黑色的兽耳轻轻一颤,他灵巧地跃下榻,落地瞬间化作人形,发梢还沾着几缕凌乱的晨光。
二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将被褥叠好,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沿着青石小径穿过几座草屋,大片金黄的麦田在晨风里翻涌。
远处田埂上,扎着红头绳的小姑娘突然停下手中的活儿,竹筐里的麦穗洒出几颗也顾不上捡,迈着小短腿朝着他们飞奔而来,裙角扬起的弧度像振翅的蝴蝶:”小裳姐姐,小安哥哥你们来了!”
元云裳捏了捏她的脸道:“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小姑娘弯着眼睛,也伸手戳了戳元云裳软乎乎的脸颊,羊角辫晃得像小蝴蝶:“嗯……村子东边的陈爷爷家!他家稻子熟得比别家早,几个哥哥都去镇上采买农具了,就剩老爷爷老奶奶守着田。现在大家都忙不过来,小裳姐姐我们去帮帮他们好不好?”
元云裳用力点了点小脑袋,羊角辫上的红绳晃出活泼的弧度:“那就走吧!”她牵起小姑娘的手,裙摆扫过沾着晨露的草叶。
忽然,前方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扛着锄头的汉子从拐角转出来,看见她们的瞬间,脚步猛地顿住,粗布短衫下的肩膀也跟着绷紧。
元云裳却仰起小脸,脆生生喊了句:“大叔早!”应星安默默从腰间解下水囊,递到对方布满裂痕的手边。
汉子盯着水囊,又看看孩子清亮的眼睛,僵了半晌才闷声哼出句:“路滑……别摔着。”
说完竟别扭地从怀里掏出两颗烤得焦香的稻穗,往他们手里一塞,径自下地干活。
元云裳眉眼弯弯,伸手捂住嘴,笑得肩膀直抖。身旁的小姑娘立刻来了兴致,脆生生地喊道:“元桂叔的耳朵红得像熟透的柿子!平日里凶巴巴的样子,原来也会害羞呀!”
正弯腰捆稻穗的元桂手一抖,差点被稻草扎了手指。他猛地直起腰,黝黑的脸涨得通红,连脖颈都泛起红晕,小声说道:“小丫头片子,就会打趣人!”
周围的村民们见状,纷纷直起腰,田间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
“你们这是要去哪?”元桂佯装严肃,瓮声瓮气地问道。
“去陈爷爷家帮忙收稻子!”
元云裳仰起头,眼里闪着明亮的光。
“好!好!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一位拄着拐杖的老阿婆颤巍巍地竖起大拇指,脸上盛满了笑意,“陈老头知道了,肯定乐得合不拢嘴!”
元云裳踮着脚,扬起带着梨涡的笑脸,清脆的声音在稻田间回荡:“叔叔伯伯,爷爷奶奶们!我们去找陈爷爷啦,再见!”
身旁的小姑娘跟着挥手,应星安跟在她们身后。
田埂上劳作的人们纷纷直起腰,锄头倚在膝头,笑着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李婶子抹了把额头的汗,咧嘴笑道:“我早说过,别看那个大的脸阴沉沉的,这俩娃娃心里揣着热乎气!”
“可不是嘛!”
抱着竹筐的阿婆笑得眉眼弯弯,“自从吃了他们猎的野猪肉,我家那口子逢人就夸,说外乡娃实在!”
“我家小子更离谱!”
扛着犁耙的汉子笑得直拍大腿,“天天念叨着要跟小安学套野猪夹子,再也不提”外乡人”三个字了!”
另一边,小姑娘蹦蹦跳跳领着元云裳和应星安穿过晒得发烫的石板路。拐过爬满凌霄花的土墙,陈老汉正戴着草帽,在金灿灿的稻田里弯腰忙碌,裤脚沾满褐色的泥点。
“陈爷爷!我们来帮忙收稻子啦!”
元云裳挥舞着手臂,应星安目光扫过田埂边半旧的竹筐。
上次卖野猪时,陈老汉就是用这个竹筐,硬塞给他们几个热气腾腾的糯米团子。
陈老汉直起佝偻的背,眼睛笑成了月牙,布满老茧的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我的乖娃娃们!快别累着,先喝口水!”
说着就要去拿田埂上的粗陶水壶,却见元云裳已经抓起镰刀,刀刃轻快地划过稻秆,“唰”地割下一大把稻穗:“爷爷,我们有力气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