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 第一章:雏凤清音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91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特注:本书旨在描述“平行宇宙”中的三国时期,因此书中会有很多“改造”过的情节。
**
第一章:雏凤清音
对于刘备,恐怕不单在中国,就算是在整个全球的华人群体里也都是个极其著名的人物,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有说他只会哭的,也有说他是真英雄的。
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变成了刘备,王宇不知道该兴奋还是该惶恐,他的这种心态反映到婴儿的脸上,却只有可爱两个字可以形容。王宇当晚被刘弘抱在怀中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一点,刘弘高兴之余决定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天赐”,表字“玄德”,这让王宇觉得不可思议,虽然表字对上了,但是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刘备有过“天赐”这样的名字。而让他好气又好笑的是,他现在的这个身体明显不能满足他说话的需要:他只能象其他的婴儿那样发出简单的音节,所以他的意见完全被喜悦中的刘弘夫妇忽略不计了。
刘家有后的消息很快就从刘家所住的楼桑村传遍了整个涿县,远近的人都开始议论这个小孩的来历。为了辟谣,刘弘不得不说这个孩子是自己弟弟刘元起的二儿子,过继到他夫妻二人的膝下。谣言在很久之后,终于渐渐散去,而“刘天赐”也慢慢长大了。
少年的刘天赐从五岁开始就表现的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他只喜欢一个人坐着看书,其他孩子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他六岁那一年入塾,涿县人都大吃一惊,这个孩子居然可以把《史记》、《汉书》、《楚辞》、《诗经》、《论语》这些书都能头头是道的说上一些,而且很多见解的深刻与独树一帜已经超越了学塾里的先生。先生撑了半年,终于婉转的向刘家提出:这个孩子我教不了,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很快,关于刘家这个小孩子的另一个传闻又出现了:刘家出了一个“神童”。
**
涿县偏处北方,消息并不是十分便利,但朝廷中这几年发生的一些大事也能陆陆续续传到涿县来:
桓帝派遣自己的亲信宦官单超、唐衡这五个人带领皇宫卫兵一千多人包围当朝大将军梁冀府第,逼迫这个掌握了天下大权二十多年的外戚自杀了。桓帝封五宦为侯,朝廷又开始宦官当权了。
河南尹李膺和太尉陈藩联合太学生郭泰等人反对宦官,结果反被下狱,幸亏桓帝的岳父窦武上书说情,才没有被杀,而是被终身禁锢。
…… ……
这些事传到涿县的时候早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刘天赐还是很快就知道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延熹八年,也就是“刘天赐”刚满六岁的这一年,刘弘为他请来了一位好老师:崔寔。
刘天赐知道崔寔非常的了不起,因为他就是《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也是涿县人,延熹六年因为母亲去世,所以回老家守孝,刘弘久闻崔寔大名,几次去请,结果始终没把人请出来。
就在刘弘心淡的时候,崔寔自己找上门来了,因为崔寔听说了涿县出了个小“神童”,他一打听,才知道这个“神童”就是几次来找自己的廉吏刘弘的儿子,名字叫刘天赐。崔寔听说之后,连连顿足,后悔之余赶紧跑到刘府,要看看这个小“神童”。
这次师徒见面非常有意思:先是崔寔发问,刘天赐回答。崔寔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汉以来,有哪些政论文可称巨构。”刘天赐按照他在二十一世纪学到的知识老老实实的回答:“以陆贾为纲,以贾谊、晁错、桓宽为目,纲举目张之后始可称好。”
这个回答把做老师的吓了一跳,陆贾的《新语》不用说,那是汉高祖看一篇夸一篇的文章,至于贾谊,其《过秦论》中“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这几句话完全可以看成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刘天赐举这两个人完全在崔寔的意料之中,如果连本朝的好文章都报不出来,怎么能做“神童”?但是当这个六岁的孩子提出晁错、桓宽这两个人,那实在是不可思议了,因为这两个人前者写了《言兵事疏》,后者写了《盐铁论》,这完全不在夫子的大义之内,换句话来说,这个只有六岁的孩子如果是刻意的去读这些政论,那是已经等不及的要出将入相了。
第一次见面之后,务实的崔寔也在考虑自己到底能不能教育眼前这个有甘罗之志的孩子。不过他后来想通了一件事,当时的名儒都不在涿县,只有他或者能够做到不耽误刘家这个小孩,县里其他的老师做不到。
从此,涿县百姓开始看到这样一幕景象,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每天清晨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到田垄间帮助农民耕作,中午在河堤上又看见他们读书。百姓们开始议论:刘家要出大官了。
不过涿县的百姓不知道,这个六七岁的娃娃还在晚上练习武功,这一点不但他们不知道,就是崔寔、刘弘也不知道。知道这事的人只有二十来个小孩子,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到刘家后园的围墙边等刘天赐出来,然后一起钻到不远的杨树林里,由刘天赐教他们打“军体拳”,还练习格斗和擒拿。刘天赐对这些孩子的要求是不得对外人声张,不得相互殴斗,不得欺压良善弱小。
“还有十来年就要黄巾之乱了,能用来做准备的时间一点都不能浪费。”这是六岁刘天赐的想法。他为自己的这支秘密班底取了个响当当的名字:“飞虎队”。
延熹九年,一向身体不好的刘弘再一次病倒了。刘天赐偷偷去看 “父亲”,结果他比很多医生更早的得出了结论:刘弘的病是癌症。在多方延请名医不得的情况下,刘弘的病况急转直下,很快就去世了。
一直以来都依靠刘弘微薄的俸禄供养的刘家一下子陷入了拮据的生活状态,刘天赐的母亲李氏不得不开始接受一些针线活养家,翠儿已经嫁出去了,现在她也在偷偷的接济刘家。就在这个时候,崔寔的孝期满了,他必须要到辽东任职去。
崔寔走的那天,刘天赐揣着母亲给他的礼金去送行,不料崔寔不但不受,反而另外封了白银十两给自己的学生,同时还留下一封书信,让刘天赐凭着这封书信去北海找自己的好友郑玄,拜在他门下学习。
刘天赐想到《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叔父刘元起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他想不到自己七岁就可以凭借崔寔的介绍去见老师了。
刘天赐的想法并没有实现,因为李氏根本不敢让一个七岁的孩子单独离开家。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依靠了那个“叔父刘元起”,他说他可以到北海郡开个商铺,这样就可以把刘天赐带在身边。李氏考虑了很久,终于拗不过儿子的要求,让他跟随叔父去北海。
延熹九年,八岁的刘天赐终于来到北海郡,而他的心里虽然很想见见后世称颂的郑康成,但是他知道自己将来是那个风云际会的“刘备”,所以他最想见的却是另外三个人:公孙瓒、太史慈和孙乾。
**
初春的北海还在感受着严冬的峻冷,路上行人无不严包密裹,穿得厚厚实实。但是北海城里却有一处热闹非凡:太守府。刚当任的太守孔融在宴请一位学界泰斗,四十二岁的郑玄郑康成。同被邀请的还有北海城中的一些宿儒以及一些年轻后学。十八岁的新太守要向这些人表明自己重视士人的态度,虽然他骨子里是骄傲的。
去郑玄的书斋扑了个空的刘天赐随着叔父刘元起也来到太守府外,在送呈了崔寔的信函之后,他们被带到了宴厅的一个席位坐下。这个时候,一个年轻后学正请教郑玄“赋”的问题:
“以先生之见,我朝垂四百年,赋以何人为佳?”
“本朝之赋,玄也不才,观众家而缪列长短,当推司马。”居宾位首席的郑玄说完,拈着胡须一笑。
“则扬雄何如?”那个年轻学子继续追问。
刘天赐听到“扬雄”,立刻想到这个人如何的拍马,不由哼了一声。
堂上的人都在等郑玄发言,忽然听到一个小孩子清脆的哼声,不觉都扭头来看,这才发现末席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大一小两个人。
“哪里来的顽童?”孔融皱眉问道。不过刚才引路进来的差官已经又出去了,一时间竟然没人回答他的问话。
孔融心里很不自在,觉得这样的盛会怎么会给一个小孩子搅了,当下也不客气的问刘天赐,“适才可是你冷言以对么?”
刘天赐知道事到临头,躲也没用,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正是学生。”
“何以如此?”孔融问这句话的时候在预备让刘元起出来答话,他在想一个孩子能有什么见识,多半倒是这个大人不简单。
刘天赐还不能把一长篇对古人的评论说得洋洋洒洒,正在踌躇犯难,忽然想起那篇著名的《陋室铭》,立刻有了主意。“大人,学生不才,有短文一篇,请大人及各位先生指正。”说完,他也不等孔融同意,便开始背诵《陋室铭》。
众人一开始听说这个七八岁的孩子要当众背诵自己的短文,都嗤之以鼻,觉得这是班门弄斧自不量力,但是两句听过,不觉都把轻视的心收起,惊讶的看着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待刘天赐背诵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时,忽然想到下一句不能背,因为诸葛亮这时候还没有出山,他灵机一动,改成“都城颜渊庐,西蜀子云亭”,这一下又把孔融听得欢喜不已,毕竟刘天赐这一下夸的颜回可是他孔家的门生。
刘天赐全文背完,全场人都惊异的看着他,郑玄忽然问,“此文甚好,只是句句称颂,未见有何不平,为何你适才要冷言以向?”他对刘天赐很有好感,问话之间也颇为和气。
“先生,童子无知,请问臣子者最重何事?”刘天赐很恭敬的问。
“气节!”郑玄不假思索的回答。
“如国变乱丛生,臣子该如何?”
“当规言谏行,为国致禳。”
“如此,扬子云虽青春做赋,后人又怎能高看他?”刘天赐说到这里,不觉想起诸葛亮在舌战群儒的话,顺口冒出一句“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他话音落地,满堂皆惊,郑玄更是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妙。你是何家之子,年纪虽小却有如此之才?”
刘天赐倒身下拜,“学生刘天赐,受学于崔寔先生门下,今有恩师书信一封,特荐学生入郑先生门下学习。”说完,他取出书信,双手高举,递给郑玄。
**
【很多读者读到这里都会提出疑问,因为王莽之后三个字的名字便多在草根阶层出现。这里作者交代一下,天赐是小名,就如同曹操的小名是阿瞒一样,至于表字的提早出现是作者刻意而为,目的在于尽早扣住刘备。后文的一些将领出现比较早,提到他们的时候我也提到表字如何,多是出于这种原因。】
【本章还要交代军体拳的问题。作为一个现代军人回到古代,相对优势的一点是知道一整套训练方法,这对于军队的操练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一些大将,我都会交代他们今后的学习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