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八章人之忏悔D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03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二九五。此不知……
人行忏悔,虽多祈福期佑,是不是更世人自省内里之真?
因为,“见善则迁,有过则改”(1),不仅为人本性本然,且那“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更或做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3)真正底气吧。
当然,人有小过小错、小罪小恶,便会多生悔意了。因为那一时之贪、一事之嗔、一度之痴,都无不叫人清夜扪心内视反听,况大过大错、大罪大恶呢?
百年世间,人于恩义亲朋系怀、苦乐同类牵挂、天地万物眷顾,生生死死,及与不及,都情真意切,尽心尽力的吧。
之中佛家那法门各开忏悔之仪、普济众生法会所立,寄托了多少人与人及人与万物休戚与共、福祸相连慈悲之情、完满之心呐!
是啊,无情无佛种,有情人为贵,贵就贵在人不但深具佛性,还能自身成就。那忏那悔,亦人见性因缘吧?可亘古以来,人有意无意过错、直接间接罪恶,却代代周而复始,终难吸取根本教训……
不言人那骄狂无意埋下的祸根,妒嫉存心使坏损人,以及糊涂清醒的痴愚失路等等罪业深重泱及万物、患遗子孙,仅于恩义至亲私己为先更疏不经意铸成的过错,便会叫人自责自苦痛悔终身了。
人,虽为这一切忏了又忏,却终过不了私己之心;悔了又悔,却又总是悔之无穷无尽。是不是那忏那悔,多不及人病根,多不透人无明——可此中病根,又几人愿识;此之无明,又几人能明?
世人忏悔,虽有内省,但仍法我牢执,因此善恶之际,便难有根本醒悟;世事之中,更也依旧后过丛生。因为那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忏悔,多在人报应之畏,己利着落,或一时心境排遣罢了。
或也正因为如此,人那忏悔即便无涉口是心非,是不是也难逃忏而不悔、悔而不改、改而不净无穷轮回。这与人“前愆永不复起,后过悉皆永断”(4)那识心见性真正忏悔,当然便相去甚远了。
所以,那一切如愿之佑,所期之福,更大安大宁及美好完满,也总梦幻泡影……
更有甚者,世上有些事情,人即便责己罪己真期人宽恕,真令己痛改,并愿为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但一切是不是或也悔之晚矣!而那罪之不赦,恶之噬心,更错过之后便再无了愿机缘内里自罚,人又何处忏悔?
因为,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5)那启人古训已成他人幸运时,是不是醒之晚矣深痛之人也唯徒唤奈何而已!
所以,人能忏能悔、愿忏愿悔不知是为人有幸,还是为人不幸,更为人深痛深苦难逃宿命。
雷声暂歇,雨势稍减,那仍在进行的忏悔法事声响一阵清晰之后在慧能耳里又渐远渐去……
———(1)。《周易,益》;(2)。《论语,颜渊》;(3)。《孟子,尽心上》;(4)。《坛经,忏悔第六》;(5)。《陶潜,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