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长安李白(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8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故事里的长安】
    我忽然开始疯狂想念故事里的长安
    我日夜兼程跋山涉水山水路漫漫
    这一路走来千里万里看花开过几转
    春夏秋冬风依次抚过我发端
    ——河图《不见长安》
    你的一生似乎从来不缺传奇。你曾意气风发策马来到长安,那时,你仰起的脸笑得多豪迈,好像整个天下都尽在囊中。那时,心中怀揣的梦想就像身边开得绚烂的朵朵繁花,只一伸手就能揽了一片拥在怀中。即使只身一人,只要有梦想作陪,有才华下酒,有诗篇信手拈来,你就丝毫不觉孤独,也全然不懂失意是什么意思。你像携着全世界一般款款而来,踏过长街上一格一格青砖,走进了众人的视线。那时候是不缺诗人的,阁楼上那些自命风流的文人雅士多得随便一抓就可以组一个小型乐队。而你,依然四两拨千斤似的轻而易举就盖住了所有人的光华,耀眼夺目得让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着你瞪大眼睛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你得意也不屑,他们于你,只是恰巧路过了你的繁华。你还有更大的抱负等着去施展,实在没必要为了他们的惊艳负什么责。于是,你淡淡地瞥一眼呆愣中的众人,弹弹白衣上的灰尘,搅乱一池春水后甩给众人一抹孤傲的背影,扬长而去。于是,长安城里人们开始纷纷议论,说有位诗人叫李白,他如何如何……
    毕竟,初出茅庐,你哪里懂得低眉敛目藏住自己的锋芒呢。更何况,自信如你,根本不屑做那陪衬的绿叶,更何况,你本就有这个资本。
    你的文采曾经点亮了多少人的双眼呢?即使是在那个不缺人才的时代。你轻轻松松就让整个时代都退而成为你华丽的背景。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多年以后,我竟分不清,究竟是你衬托了那个时代,还是那个时代凸显了你?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吧。从熙熙攘攘的长街走到重重楼阁浩浩殿堂,你一派潇洒,一身坦荡。你豪情满怀,踌躇满志。是的,应召入京,供奉翰林,这所有文人都期待的机会啊,你一路走得如此顺畅。你理应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可是,好景不长,事与愿违。你本来以为一切还会更好。殊不知那前一刻还触手可及的理想原来早已从握紧的指缝中悄悄溜走,幻化成天边那轮遥不可及的明月,让你日夜思念却终不可得。难道,是你生不逢时?不,中国历史上没有比那更开明的盛世繁华了。只是,那繁华在经历过鼎盛之后必然会向浮华过渡,进而逐渐趋于黯淡和灰败。纵然是身在天子脚下,伴在君王左右又能怎样?唐玄宗早已经失去了励精图治的锐气。当今天子已然醉倒在自己的胜利里并且打算长醉不醒了。你这才认清,你不过只是一介文学侍从之臣,帝王需要的也只是些吟风弄月粉饰太平的诗句。他并不需要你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只需要你在必要的时候低眉敛目站在他身边,他挥挥手,你便做几句应景的诗句,活跃活跃气氛,这便是君臣同乐皆大欢喜。他需要你,但只是需要你干些闲事罢了。
    当理想终于幻灭,你不是没想过屈就着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华丽词句。可是,一次次地提笔,又一次次颓然放下。即使可以享受“力士脱靴,贵妃研磨,御手调羹”的待遇,你也不愿再过“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你清楚的知道,现实可以玷污你的理想,但是休想染指你的尊严。如果屈从了命运,李白便不是李白了。
    【不见长安】
    我渐渐开始每晚梦到故事里的长安
    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
    抵达的时候阳光正好听风吹得暖软
    可我为什么忽然失措在长安
    ——河图《不见长安》
    终于,皇宫里的尔虞我诈、小人的嫉妒诽谤、玄宗的轻信谗言。你终于感受到了梦想碎裂时那灭顶的眩晕和绝望。到了你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你决定做回你自己,做回那个仗剑行天下的游侠儿,做回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爱憎分明性情狂放不羁的李白。自请还山,这或许是最后的也是最好的选择了。你知道,继续留下来你的结局会更悲惨。这样走了,至少还能勉强保全了尊严,保留了自由。
    当你再一次跨上马前,最后回望一眼这依旧如昔的长安。城中,夜凉如水,天边,下弦月、正弯。犹记起城中日月,“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种肆意狂放的日子已然不再,如今物事依旧,人事已然面目全非了。没想到最后却只是换得个“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草草收场。真是,可愤,可悲,可叹呐!世风日下,李白再怎么不凡也终究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啊。
    罢了,这长安再好也终究不是适合久待的地方,更何况你的灵魂早已经飞去了三山五岳,在这不宜久留之地待不下去了又有什么打紧?让前一秒那凄苦的笑静静地绽放后默默地凋谢吧,落在尘土之中,被岁月紧紧掩埋在地底下,再无人记得、那惨淡。至此后,再别提什么壮志未酬,且看无奈将心事虚化,我与月、与酒同在,只是多了山水相伴!
    你本是游侠,曾放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在你眼中,皓首穷经的儒生让人看了酸溜溜直生厌。因此,你从不爱什么四书五经,唯爱一柄长剑、一生正气。我想,你曾在薄雾笼罩的清晨挥动过长剑吧,剑气如虹。还是,在晨光微醺的树林,光影斑驳,你于林间穿梭,身如游龙。传说,你曾于五陵挥剑斩恶霸,手刃数人,这豪气,别说杀人犯法的今天,就算快意江湖的年代又有几人能及得上呢?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你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浪迹天涯,以诗酒自适的你,究竟是为了顺遂自己的灵魂而选择游山造访,还是终究放不下,为了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而痛饮狂歌呢?
    无论为哪般,无可否认,余光中那句“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实在贴切。真正的李白,既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的豪迈,也会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苦闷。但无论如何,你清新飘逸的文笔的确生动地飞扬了大唐的千山万水,书成了盛唐的半世风烟!
    【长安不见】
    那年转身离去
    水声远了河岸
    村落是否依然
    千万里外我怅然回看
    长安不见
    ——河图《不见长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