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风云骤起,墨云遮阳,背后无尽深渊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10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禀殿下,南国使臣已经到达樊阳城!”
李宣辰沉默一瞬,放下手中茶杯,微微垂目:“博韵,来。”
徐博韵即刻站起身,小心翼翼地踱过去。
李宣辰铺开手中的画卷,看着徐博韵的眼微笑:“你来评评,这幅画作得如何?”
徐博韵端详了片刻,答道:“这幅画乍看上去,笔风凌厉,苍劲有力,而细看却给人一番细水流长之感,且,从画面的构图上来看,能发现这幅画意蕴深刻。细水环远山,本是平常风景,然而单看河流,却能发现这幅画隐约勾出了魏国国土的轮廓,而远山则似剑锋,直指魏国边境,作画之人,该是心怀宏大抱负之人。”
李宣辰浅叹:“这幅画,是皇兄于崇阳十八年所作,那一年,他才仅有十五岁。”
徐博韵一愣。
“皇兄曾经最为受宠,自出生之日直至永别于世,做了二十一年的太子。”李宣辰抿抿唇,满面沉痛,“父皇母妃皆对我不甚关心,皇兄却自小便对本宫极为溺爱,本宫一直当他是自己唯一的亲人。”
“殿下……”
“但是他死了。本宫知道他绝不会是自杀,那时候本宫太过愚蠢,只认为父皇一定会追查他的死因,然而父皇什么都没有做。数十年的宠信,就仿佛从来没有过一般。”
李宣辰抬起手,用衣袖拭了一下眼角。
“殿下节哀,太……大殿下已去世三年……”
“本宫知道。死的人固然回不来,但,本宫想替他做些什么,至少……替他实现那些他未曾实现的抱负。博韵,你可愿意帮本宫一次?”
“殿下尽管吩咐。”
“呵……还是算了吧……本宫知道这是大逆不道,违背天伦之事,若是害到你……本宫亦会心中有愧。”
“殿下何出此言?”
“皇兄的愿景,从这幅画上便可看出吧。”李宣辰小心地收起画卷,“剑锋所指的,便是南国。”
“殿下的意思是?”
“南国侵扰我国边境多年,直至三年前,魏国共有七座城池落入南国手中,本宫奉命出征,虽是大挫南国,但难保他们不会卷土重来。这次和亲,怕便是他们计划中的一步,本宫怕这个南国公主来魏的举动别有用心。”李宣辰凝视着徐博韵的眼睛,轻声道,“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殿下想让属下在中途刺杀南羽瑶?”
“不,他们已经进入魏国国境,异国公主于本国遇刺,这件事便说不清了。”
“那,殿下要属下做什么?”
李宣辰微笑:“附耳过来。”
***
李宣辰身着喜袍,面带浅笑,一派风流。
他伸出手,握住南羽瑶的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跪在了李彬面前。
南羽瑶的手指有些颤抖。
“一拜——”
“啊——!”一阵刺耳的尖叫搅乱了整场的喜庆气氛,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自梁上跃下,直刺向居于上座的李彬。
李宣辰身形一动,一把推开南羽瑶,撕心裂肺地吼:“保护皇上——!”
朝臣乱作一团,冷汗涟涟,文官畏畏缩缩,武将手中没有武器,没有什么实际战斗力,侍卫与那名黑衣男子缠斗起来,七人竟也难敌男子一人之力,片刻之间,男子便解决七名侍卫,趁殿外的侍卫还未冲到御座前,直直挥剑朝李彬刺了过去。
李彬虽脸色发白,却没有任何动作。
李宣辰面色一沉,冲上阶梯,徒手硬是折断了那名刺客的剑,但左手也已鲜血淋漓。
男子一愣。
“殿……”
李宣辰甩手将手中的断剑递了出去,正正刺入了男子的眉心,封住了男子的所有言语。
男子瞪大眼睛,望着那个身着红衣的男子。他看到那双眼望着他,眸中尽是冷意。
他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几名随后冲进来的侍卫连忙上前取下了他的面纱。
李宣辰望了望那张脸,急忙转身跪了下去:“儿臣该死!儿臣……儿臣……他……”
李彬沉默了片刻,叹:“宣辰,起来吧。你也是遇人不淑。”
怔忪之间,有人认出了那名男子:“徐博韵?竟是他?”
李宣辰依然跪着,牙齿将嘴唇咬出了血痕:“请父皇降罪!”
“这不是你的错,不知者不罪,你起来吧。”
李宣辰顿了顿,站起身:“谢父皇宽恕,儿臣感激不尽。”
李彬望了望地上的尸体,挥了挥手:“葬了吧。大婚之日见血,怕是不祥之兆,羽瑶,魏国对此深表抱歉,但婚礼还是延迟好。”
南羽瑶僵着身子,点了点头。
“这件事暂且如此,宣辰,你随朕来。”李彬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龙袍,命一旁的总管安抚受惊的臣子,径自回宫。
刘宣辰急忙尾随而去。
……
“博韵,大婚之时,大殿之上的侍卫定会被父皇遣出大半,你只需在那之前躲在横梁之上,而后假意刺杀父皇便好。记住蒙上面纱,切勿暴露了身份,后面的事由本宫来处理,本宫定能保得你全身而退。”
“属下不明白殿下这样做的目的。”
“父皇遇刺,这件事可大可小。每年潜入皇宫的刺客虽不在少数,但,在那样的紧要关头出现刺客,却会让人不得不怀疑到南国一行人的头上。当然,也会有人认为这并不是南国使者所为,但,大多数人还是都会持着南羽瑶其实仅是南国送来的牺牲品这一想法,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种时候宫中防卫最为薄弱,而在那时行刺成功率最高。虽不排除是本国人所为的可能性,但从时间、地点、以及意图上来分析,矛头最后定还是会指向那些南国人。”
“属下明白了。”
“博韵,本宫将这件事交由你去做,是信任你,千万别让本宫失望。”
“是!”
……
李宣辰望着李彬的背影,略略垂了一下头。
“宣辰。”李彬突然停了下来。
“儿臣在。”
“你暗中查查那个徐博韵究竟是什么来历,这些日子多留意一下那些南国人。”
“儿臣明白。”
李彬回过头来,望了李宣辰一眼:“宣辰,注意身边的人,别重蹈你大皇兄的覆辙。”
李宣辰愣了愣,垂下了头:“谢父皇关心。”
“你先下去吧,到太医院处理一下伤口。”
“是,儿臣告退。”
李彬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