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他人品评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58  更新时间:10-05-31 18:4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系统的社会科学教育背景,让张程的写作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推演色彩。他在每本书中都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疑问,并尝试进行解答。在《给历史把脉》系列中,张程干脆一股脑儿抛出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小问题,一一做了探索。问题到底有没有解释清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张程的问题意识和勤奋写作,读者是有目共睹的。
    ——梅毅(历史畅销书作家,笔名郝连勃勃大王)
    中国历史谜案如同疑难杂症,读者往往看了各种评介还是紧锁眉头。本书不可能给出确定性的答案,而能够提供一种视角,轻轻帮助各位纾解紧缩的眉头,已经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李扬帆(北京大学外交学系副教授,中国外交史学者)
    我很少推荐他人的图书,这本《帝国的坏脾气》是例外。表面看,张程谈的是故纸堆里的东西,其实是对中国社会的普遍深入观察。尤其是书中谈及的变革问题,我觉得说的不只是近代变革。两千年来,中国变革一直都很困难,成功的例子很少,变革者多半没有好下场。我觉得主要还是封建的思想体系根深蒂固(自汉代起就由皇权来着力推行和维护,官僚体系齐心协力来丰富和发展),以至近代的民主共和设计轻易就被袁世凯等人踩在脚下。中国历史每一点进步都来得异常艰难。
    ——刘周远(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编审)
    中国磕磕绊绊走到今天,经常重犯一些错误,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一再失误。按照张程在
    《帝国的坏脾气》中的说法,这是中国历史性的旧病复发。阅读《帝国的坏脾气》,读者可以更清晰地观察中国历史。
    ——肖玉平(中国三峡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
    “潜规则”是把万能钥匙,风头正劲的历史写手张程用这把钥匙打开了帝国大厦多把大锁。张程在大的条块上叩问了帝国的病灶,也以难得的微观手法瞄准了诸多个案,买账、假官、科考、选举、揩皇帝的油等诸般潜规则的深井里升起权力与官本位两只吊桶。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发现了帝国和人身上具备同一个德性。潜规则是帝国及一切权力关系的关键词,内伤则是潜规则之后帝国及一切权力关系的必然归宿。帝国这般,人亦如此。
    ——丹飞(多来多米总裁,曾任磨铁文化总编辑、漫友文化副总编辑。“草根说史”大潮的始作俑者之一)
    再多健康的肌体也有潜在的病菌存在,帝国就算朝代更替,也会有寄生的毒瘤存在。阴阳善恶共存才是辩证法。此消彼长,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天涯过客。张程写作勤奋,有着渊博的历史感。历史学者吴思的风采闪现在张程的作品中。我愿意推荐大家阅读这本《帝国的坏脾气》。
    ——李永祥(新华出版社发行中心主任助理)
    历史的车轮轰然而过,尘烟蔽日,一度令多少草民觳觫。张程俯下身去,探着那辙印的深浅,辙印的正邪,土壤甚至传递来一种温热。如医生把脉一般,他在冥想着那曾经滚滚驶过的大车是怎样一种构造,它的五脏六腑是怎样一种结构,为何总有痼疾于那车体中顽固。诊断历史,让每一位读者同思考。否则历史的价值在哪呢?
    ——董琦(作家,笔名北极苍狼,曾出版《广告部主任》《墓中王国》等书)
    医生诊病,讲究分析病因。帝国有恙,也需辨析病情。治病的关键,首先在于明了所遭遇的问题。张程从《夺宫》开始,到后来的《给历史把脉》等书,一直在思考关于帝国运行的问题。从最早的总结具体事例,到现在总结辨析规律性的问题,他更自如地透过现象观察本质,挖掘帝国“生病”的缘由。至于治疗顽疾的药方,倒是因人而异,各自考量的事情了。
    ——云岩涛(九州出版社编辑)
    中华帝国之殇是什么?历来,找泱泱大国沉沦之病因、寻鼎盛王朝没落之病灶是个费周折的过程。《帝国的坏脾气》一书窥探到其中的何止是冰山一角,也许不尽全面,但已然不简单了。
    ——李涛(凤凰出版集团编辑,作家,曾出版《美国的敌人》《最后的皇权》等书)
    以前我总觉得历史该是不断前行的,现在却越来越悲观地发觉,我们古老的帝国几千年只是按照王朝兴衰的周期规律不断地循环着。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代代国人,胡适说中国有“五鬼”: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张东荪说中国有“四病”:无知病、贫乏病、兵匪病、外力病;今天张程提出中国有“内伤”。无论是病是伤,我们读到的都是知识分子对民族深深的忧虑。
    ——周为筠(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专栏作家)
    当权力展示威力的时候,就开始了被觊觎的命运。中华帝国的权力更迭,正如孔子所说,“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中华帝国之五大内伤让一个个繁花似锦的盛世逐一消解。
    ——张利(安徽教育出版社编辑)
    
2022,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