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青青子衿琴声情 楔子 古琴铮铮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14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金陵的冬暮,暮雪潇潇,一片银装素裹。大片大片的雪花铺满黑瓦白墙的房屋和大理石铺成的街道。
原本的如诗如画,此刻也染上了一层萧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小孩瑟缩在墙角时,就听到身畔酒家里那名男子淡淡吟出这首诗,心头一颤,视线便从自己的手望向简陋的酒家。
如今金陵大兵逼近,城内早已家门紧闭,人人自危,才一个月,铮铮酒家也破落成古道上的茶摊一般,身穿盔甲的男子手中执着信,立在门前望着金陵城的街道,英气的眉目紧缩,三分决然,七分无奈。
沉默许久,杯中的梅花酿中映出一只纤白的手,细细抚着琴弦,古意铮然的琴声传出酒家,环绕在街头整装待发的军士耳中,零零散散紧闭家门的百姓耳中,军人紧握身侧的佩剑,视死如归,百姓流下了感伤的眼泪。
立着的男子转过身,直视弹琴的少年,喝道:“你这又是何必,金陵已空,你现在这样坚守着,只恐生命有危。”
白衣少年笑笑,打着手势:“你也知金陵已空,却仍自请去边疆,师弟愿自守在金陵,等你回来。”他抬起头,风扬起脸边的发丝,竟衬得脸颊苍白得透明。
“真是胡闹!铠衣男子将置琴的方桌重重一拍,檀木立刻碎成千片,清晰得听得到音弦崩断的声音。
少年仍保持着弹琴的动作,双眸低垂,羽扇般的睫毛微微颤动。
凯衣男子也不看他,淡淡道:“车马已为你备好,即刻出发!”
说毕,便去扶发呆的师弟。然而,号角急摧,铠衣男子只来得及道别,匆忙上马,望着消瘦的师弟,眼中蓄满了心疼:“既然你想等我,那我们约定五年后再回金陵。”
等不及颜旭子回答,白马便载着男子奔向街头。
孤零零的马车立在雪中,白衣少年抬头望着空空的街头,发现人早已远去,没有承诺的约定,如同没有胜利希望的征战,男子解开了马的缰绳,解开束缚白马长嘶一声,踏雪而去。
他远远看着消失在远处的马,风扬起衣裾,清明如神祗。
回到酒家找到断弦的琴,在门口忽然发现瑟缩在墙角,衣衫破烂的小乞儿,小孩眼中的光芒吸引了他,仿佛在说,战争还没有打完,怎么能对自己国家的军队这么没有信心呢?少年直直走到孩子面前,伸出手,浅浅笑着,无声地说:“你可愿同我走?”
小孩一愣,望着他如春花般的笑靥,点点头。握住了那双手,
五年后,楚阮二军决战于长淮两岸,楚军大败,哀鸿遍野。一日,闻金陵之曲,其声铮然,浩气万丈,打败阮军。以后日日听闻。两年后,不敌阮军破竹之师,全军覆灭,琴师不知所踪,不见其人。
日后世人传,此曲,谓《广陵散》,一曲成绝音,三年绕梁不散
沅和一年,阮帝大葬前朝战死之士,改国号为徵。意为歌弦。曾遍寻前朝琴者颜旭子,尊为礼乐长,无果,便定都金陵,嗟叹名曲失传。
礼乐为制,民本为基,国法为辅。朝野上下喜琴乐,下至山野百姓,处处歌舞升平,曲艺铮铮。
一派祥和其乐之景。